第一百六十八章 死守

    第一百六十八章 死守 (第1/3页)

    第二天一大早,煊军留下了第八步兵中队守护码头基地和物资。

    其余四个步兵中队,一个侦察搜索连,两个工兵连,三个步兵炮连,以纵队队形向着鹿儿岛城而去,这种纵队是煊军专门训练过的一种行军方式,能够有效的抵御敌军伏击。

    可是一路上没有碰到任何的阻拦,大军顺利达到鹿儿岛城外5公里。

    有军官调侃道“是不是昨天那两次战斗把敌人的胆子给吓破了,不敢和我们打,想要投降了。”。

    最终,这个美好愿望没有实现,鹿儿岛城上面旌旗密布,完全就是一副拒城死守的态势。

    好在陈信就没指望过敌人会这么轻易的投降,也没有任何的失望情绪。

    在江户幕府夺取了倭国统治地位后,第一代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康颁布了“一国一城”令,这道命令要求,每一个大名的封地内只有藩厅所在地能够有一座城,其他城池必须全部拆毁。

    不过这个“城”,和中国的“城”,不是一回事,中国的“城”那是能够保护全县人口躲避危险的巨大城池,而倭国的“城”都是小型的堡垒,平时只能住大名一家和服侍大名一家的家臣、佣人。

    “一国一城令”还造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在城外的住宅区被叫做城下町,原本住着隶属于大名领取年俸的武士们,后来又因为整个大名领地的消费群体,也就是武士们都在这里,所以也慢慢汇聚了领地内大部分的商人前来居住。

    战争一起,武士们退入城中帮助大名据守,商人们则想办法自己保全个人生命财产。

    在陈信大军围城的时候,这些商人们就已经带着能够带走的货物踏上了逃亡的道路。

    “将军,需要拦截吗?”

    陈信点头“全部关押起来,但是不许虐待、不许抢劫,派通译去告诉这些商人,只需要委屈他们几天时间,打下了鹿儿岛城,就放他们回家,还有军队现在缺什么,就去这些商人那里购买,一定要遵守纪律,公平买卖。”

    “是。”

    想要统治一个国家,就要有支持自己的阶层,陈信在倭国选择了农民和商人,还有一部分武士,作为自己的基本盘,在这些人中,每个几层又要细分一下。

    农民中的无地佃户,是最容易被争取的,在北九州地区,那些新分到了土地的佃户已经是煊军的铁杆了,由他们为主力组建的基干民兵,已经开始负责维护乡间的秩序,节省了煊军大量的武装力量。

    武士之中,那些因为没有了战争,而新产生的失业武士也早就在陈信的招募计划之中,征伐南部九州岛的计划中,这些武士们组成的武士连,所表现出来的忠诚,已经打动了队长,昨天队长就发来报告建议增加招募规模。

    这一部分人员也可以成为陈信统治倭国的助力,以后占领区稳定了,作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这些武士还可以成为陈信征服东南亚地区的锋利战刀,只要一直开疆拓土,也不怕没地方安置这一阶层的人。

    最后就是商人了,江户幕府建立之后,重新确立了武家法度,规定了等级制度,商人被排在了最底层,虽然再过个一百多年,这些倭国商人们会慢慢开始控制倭国的经济,并想方设法攫取权利,甚至是支持倒幕运动,推翻现在这个江户幕府的统治。

    可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