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应对

    第二百八十八章 应对 (第1/3页)

    尼德兰商船会出现O字型的宽广船体,这种增加水线下空间的造船思想,是由于当年西班牙与丹麦等海上强权,都是依照商船的舷宽在征收航海税的。

    透过这些极端的设计,尼德兰商船实现了高速化、轻量化、低成本、高载货量等目标,再结合尼德兰独有的企业承包体制与规格化造船,平时建造和维修船舰所需的木料早已成块切割好保存在港口仓库里,因此从新开始打造一艘荷兰船只需要2年不到的时间,和只有西班牙船50%的低廉价格。

    这很快就使得尼德兰持有的船舶数像吹气球一样的膨胀起来,在短短半个世纪之内尼德兰就成为了地球上船舶吨位总量最大的海商帝国。

    彼得·奴易兹召集起来的17艘武装商船就是这一型号的尼德兰商船。

    但是这种尼德兰商船也有着数不清的致命缺点,她的吃水很深,船壳却很薄;这使得尼德兰船很快成为了世界各国海难故事或幽灵船传说的主角,就像是华格纳的歌剧「漂泊的荷兰人」那样,或如神鬼奇航里的「幽冥飞船」,都是以尼德兰船作为故事的主角。

    由于减少了水线上空间,因此限制了尼德兰商船的火炮数目,最多通常也只能搭载12~40门左右的火炮,相比起可以搭载到60门火炮的大型西班牙帆船来说当然是远远不如。

    在英荷战争中,尼德兰海军和武装民兵操作着灵活机动但缺乏抗弹能力与火力的尼德兰船,冲向英国海军的重型战列舰组成的木墙前,却被加农炮打得损失惨重。

    鉴于缺乏自保能力,尼德兰船唯有依赖速度和熟练的海员作为她最大的武器,尼德兰联省共和国海军也专门打造了一批小型重武装的40门炮级护卫舰,在英荷战争之后用来保护海上商路不被封锁破坏。

    当然,现在这个时间点上,英荷战争还没有爆发,所以彼得·奴易兹不可能弄到那种尼德兰海军的护卫舰。那还要登上几十年呢。

    他弄来的那三艘战船有一艘是属于尼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