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科学技术的胜利

    第三百一十一章 科学技术的胜利 (第1/3页)

    随着堪束“全力开火”的命令下达,2门105mm榴弹炮,4门88mm加农炮,8门40mm平射炮,依次发出了怒吼。

    不过,敌人也不是弱手,被堪束驾船占据了优势地位后,敌人没有放弃,船头炮在海鲨级一号舰开火后,也几乎同时发射了出来。

    两枚巨大的铁球飞过了200米距离,狠狠的砸在了海鲨级一号舰上。

    幸好,陈信对于船员们的安全着想,从紧张的钢铁产量中,特批了一部风的钢,给海鲨级人员密集区域的船舷部位铺上了一层薄薄的钢制装甲带。

    这一条钢制装甲带,挡住了其中一枚铁弹的射击,炮弹跌落到了海里。

    不过,另外一发铁弹,正好击中了装甲带和木质船板之间的位置,在被装甲抵消了一部分动能后,圆形的铁弹翻了个跟头,砸进了海鲨级一号舰的船舱内,崩裂的木屑打伤了三名水手。

    胡医士立刻带着急救箱从角落里冲了出来,在水手和护士的帮助下,把三名伤员拖到了角落里,开始进行初步的诊断和急救。

    水手的伤亡给这一层船舱带来了一丝凝重,几名水手互相眼神闪烁的看了看,不过,当视线落到站在船舱中间位置,提着一颗人头的那名虎贲的时候,所有的小心思都瞬间化为了乌有。

    既然敌人的滑膛炮能够射中海鲨级一号舰,那么,堪束所在的旗舰发射的炮弹,自然也不会出什么岔子。

    虽然海面风浪还是非常的颠簸,船只速度依旧很快,但是,在这么近的距离上,这些都不重要了,在这个距离上,火炮完完全全就是直瞄了。

    当年抗战后,八路军缴获了很多的日军92式步兵炮,因为不会没有那么多的懂技术的炮手,不会使用光学瞄准镜,或者,会用镜子,却看不懂射表。

    那时候炮弹可是很珍贵的,为了有效的利用这些火炮,八路军就发明了鼎鼎大名的“大炮上刺刀”战术,远了我打不中,那没关系啊,我顶着你们的脑门开炮,总不会打偏了吧。

    当然,盯着敌人的脑门开火只是一种比喻,说明离敌人非常的近而已,并不是真的顶到了脑门上。

    当时八路军使用9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