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敌军手中的重炮

    第九十五章 敌军手中的重炮 (第1/3页)

    “连长,后金军在这里建好了一个大致算是能用的营垒,技术水平和他们之前建造的所有堡垒一样的渣,简直就是比豆腐渣还要渣。

    不说横平竖直的栅栏不能有效发挥火力,那只有区区半人多高的壕沟完全就是在糊弄鬼呢,我们接手以后,恐怕还要进行大规模的整修。

    就连那最外围阻拦骑兵靠近的鹿角也只是做做样子,地上非常瓷实,没有任何一个陷马坑。

    敌人这敷衍的态度,实在是非常的明显啊,他们恐怕是认为这里非常安全吧。

    营垒的大门有两座,南北各一,使用的是吊桥样式,但是,因为壕沟的深度问题,还有栅栏四周没有夯土的缘故,我们完全不需要走吊桥,只要任意打破一处栅栏,就可以冲进敌军营垒之中。

    在营地里,敌军驻扎了一支大约3000人的队伍,其中有大约十分之一的真鞑子有马、披甲、配备战弓。

    还有约一成左右的蒙古人,没有战马,武器装备也大多是弓箭配弯刀。

    剩下的,是打着黑色旗子的汉军旗人马和打着绿旗子的高丽人共同组成的大部队。

    从刚才观察到的情况来看,这里是敌人的进山后的第一道粮食中转站,所以,这一波敌人,应该是专门转运粮草的辎重队伍,他们的武器装备,相比较于之前在穿插时候遇到的前线的后金军,有着不小的差距。

    敌人具体的装备情况,只有几门小口径的佛郎机炮,剩余的大部分都是刀枪等冷兵器,外加少量的火枪。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敌人还拥有一门千斤左右重量的铁炮,口径不小,身管大约是15到20倍径之间。

    不知道这门炮的铸造工艺怎么样,能容纳多少发射药,所以,对于火炮的有效射程,无法做出预估。

    但是,根据我军相同口径滑膛炮数据的对比,哪怕敌军火炮性能只有我军的一半,那也是需要重点防范的。”

    侦察二连的指挥机构陷入了一片沉默。

    李参谋介绍的确实很详细,几名军官也都很快的对敌人的情况有了个清晰的了解。

    而正因为了解了敌人,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