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铁质刀鞘所代表的强大自信

    第三百一十七章 铁质刀鞘所代表的强大自信 (第1/3页)

    说话间,班长还不忘招呼战士们抓紧时间挖掘掩体,一旦打起来,这掩体的完工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战士们的生存率,所以,哪怕是聊天,作为士官生出身的班长,也会仔细督促每一名战士的挖掘进度。

    “我们接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说,在正兵方面,明国和后金就是依靠着头盔来辨认,而在其他”

    这时一名新兵举起了手,班长暂时停下话头“怎么了?”

    “班长,我有点不太明白,这后金方面不是说分为八旗,盔甲和旗帜颜色也依照着各自的隶属关系而变吗?怎么刚才没听您说到这盔甲的颜色?”

    班长笑了笑“就知道你们会这么问,呵呵,你们可知道,那八旗正兵有多少?要是每个人的盔甲,都要重新染色,他们哪里有那么多的染料?你们以为这是大明那种染织工业发达的地方吗?”

    “啊?这么说,这种说法,是错的?”

    “不,不能说是错的,他们八旗各旗的旗主,还有直属于旗主本人的那一部分巴牙喇,顶多再加上一部分的军官,这些人的盔甲确实是根据各自的归属染色的。

    至于其他的,就后金那些穷鬼,呵呵,你们懂的。”

    众人恍然的点头,表示理解。

    班长继续解说“说完了正规军,接下来,就是那些非正规军了。

    明国那边,在招募的职业营兵之外,还有好几种不同的军力,比如说卫所兵,再比如说九边地区的边兵等等。

    卫所兵你们也都知道,早在嘉靖年间的时候,就不堪用了,当年戚继光大帅,就痛斥卫所的战斗力,建立了名震天下的戚家军。

    可是,卫所是明国开国皇帝朱重八所设,流传了几百年,也不是说撤就能撤的,现如今,这种制度下,每年还是有一部分的卫所兵被派到九边地区,进行劳役工作。

    这些充当劳役的,无法打仗的卫所兵们,顶着兵的名头,早关键时刻,也总是被推出来当炮灰。

    另外就是九边兵了,这些兵,早年的时候,还被称为是九边精锐,但是,大部分的兵力,随着明国财政拮据,发不出军饷而逐渐的开始崩溃。

    与明国的卫所兵和九边兵相似的,后金这边也有这么一部分家伙,就是八旗余丁,还有包衣兵。

    分辨这些军队的方法,也很简单。首先就是看脑袋,剃了头,梳着难看的金钱鼠尾辫子的家伙,就是后金方面的。

    哦对了,金钱鼠尾辫,你们知道吧?就是那种,脑后一根长长的,能从一枚铜钱眼里穿过的细长辫子,极其的难看。

    如果要是双方都戴了头盔,看不出脑门来,那就还有其他办法来分辨。

    最好的办法,就是从衣着上进行区分,卫所兵因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