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双方的“作秀”

    第三百二十七章 双方的“作秀” (第1/3页)

    就在当天晚上,他亲自送祖大寿出营,为了做戏做全套,他还亲自扶祖大寿上马。

    跟随祖大寿的,还有他的义子祖泽远等共计二十六人,黄太吉为了让祖大寿不被明朝官府怀疑,还特意安排了追兵,制造祖大寿突围而出的假象。

    当然,黄太吉对祖大寿也是有所防备的,为了防止祖大寿毁约欺骗他,黄太吉还专门留下了祖大寿的亲生儿子还有所有子侄在后金作为人质。

    锦州城中的巡抚丘禾嘉、总兵吴襄,隐隐约约的听到从大凌河方面传来隆隆的炮火声音,他们认定这一定是祖大寿在突围。

    毕竟祖大寿是他们关宁军的顶梁柱,在军中拥有着巨大的声望和人脉,锦州方面立刻派兵出城增援。

    本来只是做做样子的救援大军,行军到了中途,离着大凌河还有好远的地方居然遇到了祖大寿。

    这一下子自然是皆大欢喜,援兵们不需要去拼命,还得到了救援祖大寿的军功。

    而祖大寿呢,居然就这样安然无恙的回到了锦州城,继续做他的总兵官。

    祖大寿这一去,就再也没回到后金,他就像是忘记了当初所做的一切似的,选择了继续效忠于大明朝。

    祖大寿回到锦州后的第三天,可能是经过了一番的心里挣扎,最后,还是放心不下他在黄太吉那边做人质的亲人,于是就派人给黄太吉送信,做了一番“秀”。

    祖大寿说“锦州兵甚众,将从容图之。尔诸将家赂,已潜使人赡养。后会有期,倘有衷言,即遣人来无妨也。”

    黄太吉也是个知情识趣的,应和着祖大寿一起“作秀”,他派人来回应了祖大寿的信,让祖大寿不要忘记了约定。

    祖大寿再次回信说“期约之事,常识于心,因众意怀疑,难以骤举,望汗王矜恤归顺士卒,善加抚养,众心既服,大事成矣。至我子侄,尤望垂盼。”

    其实,对祖大寿去而不归,皇太极心中是有准备的,先不说那留下人质的举动,就说在祖大寿走后一段时间,皇太极对众贝勒说过的一段话,就能清楚的表明黄太吉的用意。

    “朕思与其留大寿于我国,不如纵入锦州,令其献城,为我效力;即彼叛而不来,亦非我意料不及而误遣也。彼一身耳,叛亦听之,若不纵之使往,倘明国别令人据守锦州,则事难图矣。今纵还大寿一人,而携其子侄及诸将士以归,厚加恩养,再图进取,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