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 “第三堡垒”

    第五百八十六章 “第三堡垒” (第2/3页)

克丹还下令驻守在南山关后面第一道斥候遮蔽线上的守军一起撤向了后方,直接去了退守旅顺之前的最后一道预设的堡垒关卡,也就是“三号堡垒”。

    华夏陆军组成的辽南防线,是从金州城开始计算的,金州城后面的南山关,被标号为“第一堡垒”,其后就是“第二堡垒”、“第三堡垒”这么一路排序下去。

    这一处被标号为“三号堡垒”的关卡,距离旅顺南城大约有20公里左右。

    “三号堡垒”正好处于金州地峡西岸的一处平坦地域,由河流的泥沙冲击而成。其北面正好就是海岸线,而在东北面方向,也就是正对着金州方向上,恰好是一片连绵的丘陵。丘陵的最高处海拔还不到三百米,山上草木茂密,地形起伏不定,使得骑兵难以通行。而在其南面方向上,就是起伏更加剧烈的一片山脉。

    金州向这个方向而来的官道,正好就在正东面的方向上,官道恰好就是从这两片丘陵、山区之间穿过,适合骑兵移动的地方还不足500米。

    可以说,这里根本就没有传统骑兵进行骑射、机动的空间,最适合的还是就像华夏骑兵营那种阵列骑兵发挥出其最大的威力。

    相比于前面的“第二堡垒”,这处“第三堡垒”更有利于华夏军作战,甚至于比南山关更适合进行打阻击战。

    华夏陆军辽南地区的指挥部,早就在这里设下了几条防线。其中第一条防线就在东面的那一处狭窄通道内部,工兵带领这辅兵们在那里挖掘了一条壕沟加一堵胸墙组成的防线。

    扎克丹把骑马步兵营部署在了胸墙的后面,剩下一个骑兵营外加旅部直属的骑兵将近1000骑兵,安置在了防线的后面作为机动部队。

    而指挥部设立的第二条防线,则是在第一条防线南面几公里的地方,那里有一条从山区之中流出来的河流,整条河流的狭窄到可以直接渡河的地点共有两处,另外还有一座木头材质的桥,第二条防线那里也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