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加那利盐业及火山产业(下)

    第五十一章 加那利盐业及火山产业(下) (第1/3页)

“唉,才赚了六十几万杜卡特金币(卖到东欧和北欧的盐利润更高),感觉不够多啊!”得知1493年度及1494年初卖盐的总收入,斐迪南感叹不已。与某小说不同,现在不是物价高涨的时代,晒盐的利润没有那么吓人,不到撒丁岛一年小麦和荞麦丰收利润的二十分之一。

    斐迪南不是在反向炫富。他说这话,也反映了当时欧洲君主共同的苦衷,没钱。

    没钱似乎是闹革命的主要原因了。没钱就要征税,征税就要和议会吵,和贵族闹。贵族和议会力量强的,比如英格兰,就闹起革命玩立宪。人民不堪重负富有激情的,比如法兰西,杀得那叫一个人头滚滚。

    西班牙的王权倒是强大了,想怎么征税就怎么征税,议会不敢吭声,结果荷兰独立了,国家破产了,战争失利了,最后就这样堕落了……

    六十几万杜卡特,是英格兰一年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多,超过法兰西王室财政收入的一半。

    然而你说斐迪南有这点钱就算是发了,那就开玩笑了。

    亚历山大六世教皇,每抄一次家,就抄得十几二十几万杜卡特金币,而他自己本身的财产,也达百万杜卡特金币之多,可以买二十个采邑。

    大贵族都很富有,这是贵族比国王有钱的年代。

    伊莎贝拉女王为哥伦布筹集航海的帆船时,国库空虚,竟然要勒索一个小市镇,而当时的一位大贵族,梅迪纳·塞利公爵表示,他有三四艘船随时待命,还可以提供自己的圣玛利亚港作为基地,可以送哥伦布出发,前提是要享有在“印度”的贸易航运垄断权。

    伊莎贝拉当然拒绝了他,她不可能让王权被贵族的势力削弱,所以宁可卖首饰也要让王室独占利益。

    也不是说所有的封建君主都没钱,斐迪南,无论是现任还是原主,都是个富可敌国的国王。

    究其原因,斐迪南原主放下身段,拉下面皮,把自己当成一个大贵族来行事,与贵族们捉对厮杀或者同流合污,阴险、吝啬、狡诈、背信弃义、诡计多端、巧取豪夺……

    结果是很令人满意的,现在斐迪南发现,仅仅原主留给自己的小金库,就不亚于亚历山大六世教皇最有钱的时候。

    说起这些贵族,斐迪南又是一阵头疼,第二次航行的出发地,加的斯港,正是卡斯蒂利亚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