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停等民(下)

    第一百一十五章 停等民(下) (第1/3页)

    ……

    印度人的第二部戏剧名称,名字就有点意味深长,名曰《人民》。

    斐迪南听到这个名字,脑洞顿时就发散开来。但最终证明,谁的脑洞也比不上印度人的脑洞之大。

    剧本讲述了戒日帝国时期,南方与戒日王抗衡的遮娄其国王补罗稽舍二世,在击退戒日王的进攻后,对婆腊伐的使节夸下海口,说自己麾下有战马三万匹,战象五万头,凭此击败了北方来的敌军。

    婆腊伐的使节便说:“陛下如此威武盛大的军队,在整个印度恐怕都是第一位的,我请求观看一下这样万象奔腾的盛况。”

    补罗稽舍二世顿时语塞,让使者等待三天。补罗稽舍二世四处搜刮马匹战象,仅得马匹三千,战象五千,再多就要征调纳马尔达河畔和散布南印度征伐的军队,即便那样,数目也不到国王所言的一半。

    补罗稽舍二世想出一个办法,对使节说:“我国本飞多象之国,所以一战可出五万战象者,盖我国百姓人人力大善战,人人如象矣!我一马当先,万民奔驰景从,此所谓万象奔腾是也。”

    婆腊伐使节依然说:“我请求观看这样的盛况。”

    于是补罗稽舍二世征召了一万一千六百名百姓,让他们在高地集结,随自己奔驰而下。至于如何做到,国王就不管了。

    民众只好凑出了二百辆四匹马拉的车,每车连马夫共五十八个人。

    七天之后,国王召来使节,自乘一匹从中亚买来的名贵汗血宝马,自高地奔驰而下。民众们像七级浮屠般拥挤于马车之上,随国王奋力驱驰,高声呼喊:“陛下,请停下您的宝马,等一等您的人民吧!”

    (婆腊伐的使节回国,对国王说:“遮娄其国王胜战之后,日益骄纵,朝政混乱,民众疲敝,不是可以长久的政权了。”七年后,婆腊伐出兵攻灭遮娄其,王国破身死,全剧终)

    毫无疑问,这部戏剧是批判了封建君主的残酷暴政表达了对印度广大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斐迪南国王陛下对此给予充分理解和宽容,屡次制止想要叫停演出的尼德霍格:“很好,不妨事,这就是人民嘛,其实人民很可爱的,卡斯蒂利亚的羊泉村的故事,我也听说过呢。”

    羊泉村的故事是史实,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伊比利亚半岛独特的政治面貌。和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