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沈南朋

    第169章 沈南朋 (第2/3页)

  艺校的校长王茹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女性,保养得非常好,眼光也很不错。看到张晨送她的菲拉格慕丝巾虽略感惊讶,但并不陌生,是个见过世面的。

    艺校实行住校制,当天张晨就把林小夏一年的学费和住宿费都提前预交给了财务。有刘双喜打招呼,加上张晨出手大方,王茹特意给林小夏安排了个四人宿舍,比其他女孩儿住的八人间条件要好很多。

    学校里的舞蹈老师看了一下林小夏的基本功,都认为林小夏基本条件不错,就是学的晚了,以后能有什么成就不敢说,就得看个人的努力程度了。

    从艺校离开后,张晨又让吴天带自己和林小夏去新都商场。帮林小夏把住校需要的东西全都买好,又添置了几身行头。读艺校的孩子普遍家庭条件还可以,而且艺校又是个攀比成风的地方,张晨可不想让林小夏在学校里因为经济条件自卑。

    林小夏阻止不了,只能任由张晨买买买,只是眼神中多了一些落寞。

    当天晚上,张晨接了一个贝兰克芬的电话后,哈哈大笑。马上又给吴天打电话让他明天一早和自己一起去滨城国际机场接人。

    张晨又跟熊晓歌联系了一下,先跟熊晓歌道了个歉,说自己最近实在太忙。因此明天的会议地点从京都换到滨城,时间定在下午两点,地点在喜来登的二楼江山厅。正好也让大家熟悉一下滨城的环境,让熊晓歌帮忙通知一下老周的团队。

    熊晓歌握着电话愣了半天,这小子抢班夺权的心也太盛了,看来有必要给他个下马威。隐隐间,熊晓歌有些后悔当时自己演的那出欲擒故纵的戏码。

    原本熊晓歌和周权商量借助主场优势,张晨来京都后,会议上全都是他们的人,张晨再推行什么迁移滨城的计划就注定破产。但现在张晨把会议地点从京都挪到了滨城,先声夺人,把他们的锐气一下子打下去不少。

    不得不说,其实张晨也是欺人太甚。从业务开展的角度上说,在京都肯定比在滨城要有优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