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冻结(二合一)

    第778章 冻结(二合一) (第2/3页)

付变成五十万,每月的还款额一下子就涨到了一万一千港币!占家庭收入的61%!只剩下七千块维持一家老小的生活,在香江,就太不容易了。如果再有一些小病小灾,可能某一个月的流动性就会出现问题了。

    如果到了八万一平呢?首付八十万可能就会榨干整个家庭几十年的积蓄,贷款的三百二十万每月还款额就会高达一万八千港币!

    到了这个程度,一般老百姓家庭每个月不吃不喝,才能还上这笔贷款。

    而现在,香江楼市部分地区超过两万一尺,相当于每平米十九万!而这些地区,还不是什么非常好的地段,很多都是以前的烂泥塘,根本没有什么投资价值。

    这样一来,虽然还有一小部分笃信房价会继续上涨的买主继续买房,但大多数人想买也买不起了,于是成交量就会下跌。

    所有商品都是如此,如果成交量保持增长态势,即使价格一路上涨,短时间内风险也不是很大。但如果成交量开始下降,这时就一定要提起注意了。

    而在去年11月,香江新建房屋成交量和二手房成交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同比下跌百分之二十三。

    看似只是下降了百分之二十,但对楼市的压力来说,可不只是百分之二十这么简单。

    房屋竣工面积越来越高,除非成交量仍能维持原本的增长率,否则对于开发商来说就意味着运营压力的增加。房地产本质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快速销售回款是企业的命脉。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尽快卖房回款,开发商必然会调低新开楼盘的销售价格或采用各种赠送优惠的方式吸引购房者,构成实质的房价下跌。

    房价一旦不涨,甚至开始下跌,购房者的持币观望态势会更加明显。

    这时,再加上地产公司的高融资杠杆和一定比例的“二按”购房者,市场压力已经积蓄到一个极限,可能只需要一根火柴,轰的一声,整个市场变回崩盘。

    亚洲金融危机,就是这根火柴。

    短短的五个月时间,香江楼市经历了“房价飙升”、“一房难求”、“有价无市”几个阶段,到了前两个月,哪怕房价还在上涨,成交量的萎缩趋势也已经非常明显。

    成交量的萎缩,让正在崩盘的房市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浪淘沙”。

    市场好的时候,大大小小的房企都能混迹其中,每家公司都能赚到钱,现在潮水退去,才能看到谁没穿泳裤。

    “罗生,今天东亚银行的人又来催款,问我们那笔一千两百万的贷款什么时候能还清。”

    “罗生,普利金融刚刚来电话,说那笔六百五十万的借款不能再拖了,肉肠陈想要亲自和您谈谈。”

    “罗生,浦村的光叔等了你一天了,说我们再不给他们补偿款,他就要召集村民闹事,你看怎么办?”

    “罗生。。。”

    罗朝晖不耐烦地对秘书挥挥手:“滚,让他们都滚!告诉东亚银行,现在钱还没到期,到期了一毛钱都不会少他们的。”

    “哈哈哈,神童辉不愧是神童辉,这时候还能这么有自信。”一个声音从办公室门口响起。

    罗朝晖抬头一看,皮笑肉不笑道:“陈董今天怎么这么有闲来我这里?”

    一个四十出头文质彬彬的中年人带着一个跟班施施然走进罗朝晖的办公室:“德祥毕竟是我做了十几年的公司,很有感情。怎么样?罗董,如果最近钱不凑手,我不介意重新把德祥买回来。”

    罗朝晖心念一动,旋即摆出一副惫懒的态度:“最近我的资金状况还可以,不过,我也不介意香江壳王分一杯羹,陈董什么条件?”

    这名文质彬彬的中年人正是香江股坛有名的壳王陈国强。罗朝晖半年前收购的德祥地产,正是从他手中买下来的。罗朝晖以百分之三十的股份掌握了这家香江地产上市公司,这在当时是很轰动的新闻。

    现在罗朝晖举步维艰,如果陈国强出价合适,他并不介意把德祥卖还给这名香江壳王。

    陈国强呵呵一笑:“三个亿,怎么样?”

    罗朝晖失笑:“三个亿?你半年前买给我的时候还是五亿六千万吧?你现在三个亿就想买回去?还是说你只想买走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陈国强不以为忤,微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