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回 华国之风殇

    第一百一十三回 华国之风殇 (第1/3页)

古籍中曾说过,东海有陆,乃大夏之土;大夏本西地外邦,与大陆上各个国家迥然不同。曾几何时,大夏被中原之人认作外寇,不予理睬;就连平日的诸国会议,他们也无法参加。

    却没想大夏之人竟是凭借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数百年之内吞并了中原所有的国家;当首之人乃去王号,自立为帝,建国大夏,风云数十年。然而却因为苛捐赋税,引得中原各地的贵族、农民争相起义,最后被一个不知名的人灭了国。

    那人也是一号英雄人物,乃中原华地之人,故自号“华王”;当他排除了所有的敌人之后,也自立为帝。虽然立国之时并不顺利,但这大华国也如此传承了近四百载功夫。

    而四百载之后,也不知是否祖龙体有微恙,竟落了几个不孝皇帝,将整个大华国搅得天翻地覆。饥民横生、贪官横行,就连皇帝他自己,也是将这钱财看的极重。曾有人说,这大华国皇帝做了没几年,却攒下数十亿钱财;却没想到这殿陛之间,禽兽食禄,宫室之外,官欺民苦。

    正因为如此,天下百姓再不能忍受其压迫,于是有人倡议起军,连得天下三山十九州全数叛乱;若非地方官员的压制,只怕那个贪财皇帝,早就做到了头。

    正因为如此,各地州郡官员借此大发扩张军事力量,以此脱离华国领导;却在此时,那贪财皇帝突然驾崩,当朝权臣本立了长子为帝,却不想这长子毫无帝王才气。数旬之后,有一地方诸侯借着宫中混乱之际,杀入了京城,废立了皇帝,另立先帝二子为帝,自己则大权紧握。

    据传言,此人横征暴敛,贪财无度,欺下瞒上……以至于在他手下,整个大华国的气数几乎已经快到了尽头。此人虽然心怀天子,心怀大华,却早已被权力蒙蔽了双眼,随着权力越发庞大,他自己的心思,也越发狭小。

    三山十九州的诸侯知道京中有如此权臣,或是为了匡扶大华,或是为了自立为王,便在东边建立起一支联盟军队来;但正因为这些人各自心怀鬼胎,愿意出力者少之又少。纵然如此,这支联盟军终于打开了京城的门户关隘,剑锋直指都城。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那权臣竟然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强行迁都,甚至将京城周遭所有百姓全数掠夺、所有帝王陵墓全数盗窃。曾经繁华无比的都城,竟然就在那么一刻工夫,成了死城。

    那些勤王部队也不是什么好人,将京城附近许多未曾遭受掠夺的地区抢了个便,与那权臣毫无二样。纵然这些人的府库、军队变得富裕了起来,但最后受伤的又是哪些人?不还是黎民苍生吗?

    自从那几个不孝皇帝开始,这宫廷之中的权力便在不停的转换;直到最后爆发了全国性的农民反抗,饥民们的温饱问题还是无法得到解决……甚至到了最后,他们还要被他们所信赖的官员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