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回 太史慈逃亡

    第二百零六回 太史慈逃亡 (第1/3页)

    一般所说的江东一般是江东六郡,乃是丹阳郡、吴郡、会稽郡、庐江郡、豫章郡以及九江郡(一说庐陵郡,但庐陵郡建设于建安五年,比九江郡更晚)。在其后的多年里,江东六郡曾多次因为政治需求被分割,划分出淮南郡、蕲春郡、鄱阳郡、建安郡、临川郡、新都郡等等,可能是东吴为了将自己的地盘显示的要大一点才设置的。

    袁术在淮南,改九江郡为淮南郡,建安四年改回九江郡。而孙权除了荆州,基本上便是被禁锢在扬州五郡,这辈子都没有逾越过那道门槛。

    如今孙权得了丹阳郡,尚且沾沾自喜,但丹阳之中却依旧有许多刘繇旧部,个个拥兵自重,严重危害到孙权的统治。而太史慈便恰好是其中之一。

    太史慈收拢刘繇旧部,再加上自己新征兵马,总计两千有余,皆是屯扎在泾县。泾县乃是一个大县,地处丹阳中央,战略意义不言而喻。但孙权却只顾在秣陵巩固自己势力,却丝毫没有顾及到来自丹阳内部的危险。

    周瑜战略眼光与孙权明显不同,泾县他势在必得;而且太史慈也是一员勇将,若是能够收为己用最好不过。当然,是收给孙策用,不是孙权用。

    在一个春夜,周瑜与程普等人秘密商议完毕,众人皆以为泾县必须拿下;只不过孙权要求年秋之前不准出兵,实在是让程普等一干老臣急坏了。不过周瑜似乎并不害怕,他要求先斩后奏,泾县拿了下来,孙权也无话可说。

    得到了程普黄盖等老臣的同意之后,周瑜便偷偷领了本部两千人马,趁夜径直朝泾县奔来。泾县奔来就是个大县,两千兵马想要将之围困似乎并不太可能。好在丹阳太守周尚,也就是周瑜的叔父又偷偷支援了周瑜三千兵马,周瑜手中的部队才渐渐有模有样。

    次日清晨,周瑜领兵于前门搦战,太史慈听闻周瑜领兵到来,也听说过此人名声,闭门不战,周瑜便将泾县围困,独留西门,毕竟这才是真正的围城手段。

    如果想要将人困死,那就要四面皆围;但周瑜并不想这么做,他不能打持久战,不然孙权必然生疑。所以他强攻另外三门,留下一门让太史慈逃跑,西门外又埋伏有伏兵,太史慈怎么说都会被擒下。

    自此三日,周瑜每日连连攻城,而太史慈手下多是山野村民,被强拉来做兵壮,日日守城,苦不堪言,每日降者甚多。久而久之,原本两千人的部队仅剩几百人尚在死战。周瑜深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不敢太过逼迫,便令手下深夜登城,延城墙防火,敌军果然大乱,太史慈见泾县也守不住了,连夜从西门奔逃,周瑜除了三日时间,几乎没有花费多大力气便攻下了泾县。

    不过泾县并非周瑜所要,他心中更重要的是太史慈这员骁将,即便不能收服,那他也必须将之杀死,否则后患无穷!西门之外早有伏兵,备有绊马索,就等太史慈到来。

    但或许就连周瑜也没有想到,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