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回 服先锋

    第二百四十回 服先锋 (第1/3页)

    柴桑便是九江,严格意义上并不属于扬州范围,而是隶属于荆州的江夏郡。柴桑连接江夏、豫章、鄱阳、庐江等地,更是处在长江的分水点上,乃战略要冲,兵家必争,孙权深知其战略意义,便在不久前让程普赶走了当地太守,进驻柴桑。

    不过其战略意义太过重大,以至于刘表时常派遣江夏太守黄祖前来骚扰,不过皆是被程普成功抵御。

    攻下豫章之后,孙策有兵三千余,与驻扎于柴桑的程普略有兵力差距;何况孙权前些时日已经攻下会稽,太守王朗退守建安,可谓风头正盛。如果攻打柴桑时间过久,只怕孙策自身难保。

    孙策自然可以选择先拿下庐陵、鄱阳等地,用以制约孙权;不过正如之前所说,柴桑乃战略要冲,进可入海,亦可直下鄱阳、豫章,所以想要拿下鄱阳与庐陵,柴桑必须先拿下,否则就有后顾之忧。

    此日三人于厅中商议取柴桑之事,忽有人来报:“江东有密信呈交主公!”孙策让来人上来,此人甚是面熟,原来是周瑜家臣,颇得周瑜信任。孙策问周瑜有甚书信,那人说道:“书信已被烧毁,全在在下脑中。”

    孙策一笑,周瑜倒是颇为谨慎,便让那人说了出来,那人道:“男君有语,言孙将军起兵豫章,江东诸人已是知晓;孙权欲起兵来攻,被愚弟劝诫,只让柴桑程普出兵,以缓解君忧。若将军有意,可趁机取柴桑,进而夺庐陵、鄱阳等地,与孙权分治扬州!”

    “公瑾与我想到一处去了……

    ”孙策让那人下去,好吃好喝招待着,便令斥候前去探程普军情。如今孙权正注重攻打建安之事,所以听了周瑜的劝诫;如果拿下建安,那扬州三分之二的土地便在孙权手中了,届时起兵来攻,孙策根本无法抵挡。

    思来想去,孙策觉得程普必须被攻破,而且自己还得趁势拿下柴桑,才有与孙权争霸的资本。孙策问计于二人,太史慈说柴桑至豫章顺流而下便可,而孙策手中并无水兵,胜算不大;但荀罡却有不同的看法。

    “之前我从庐江而来,路过柴桑到达豫章,纵如子义所说,以艨艟直下,无人可挡,我等只需避其锋芒,以长弩于两岸击之便可。”

    孙策不以为然,说道:“水军所善者,弩矢也,我军以弩矢攻之,彼军亦可,伤亡难以推测。”

    荀罡又道:“若以火箭相攻,何如?”

    孙策嘲笑道:“江东之人皆善水,以火箭相攻,纵然使之落水,然伤亡不大,届时回柴桑又可卷土重来。”

    三人的军议似乎陷入了停滞,毕竟豫章兵马少,而且又处在长江支流的下游,颇为被动;如果放弃豫章,就相当于放弃了大本营,到时候就要像那朱皓一样,做一支流寇部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