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回 招贤纳士

    第二百九十四回 招贤纳士 (第1/3页)

    徐庶荀罡君臣二人相见,双方感动自不必多说。二人行礼已毕,荀罡便朝在座的所有人行礼道:“元直在此多受诸位照顾,殒星感激不尽!”

    众人连说不敢,却对这个青年的表字产生了不小的兴趣;荀罡,字殒星,看上去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妥,但为什么听上去,总有一种别扭的感觉?

    不过众人还没有疑惑多久,便被荀罡那彬彬有礼的气质所感染,此人仿佛有一种无形的魅力,让你不经意的愿意与他靠近。但你若是他的敌人,却会因此吃到不少的苦头。

    荀罡与司马徽行了一礼,说道:“德操先生,颍川一别,已有近十五年,先生依旧精神啊!”

    司马徽轻笑着说:“当年那个懵懂的幼年,如今也成了朝中重臣,真是岁月不饶人啊!”

    二人略微叙旧,便直入正题,荀罡询问道:“在下有意在先生这里招纳贤才,恐夺先生之好……不知先生可有意渡让?”

    司马徽却是丝毫不介意的说道:“天下贤才,非我门下之辈,乃天下明主之徒。若荀将军真有魅力,将我麾下学生拉走,德操自然无话可说。”

    荀罡大喜,与司马徽行了一礼,便转过头来与司马徽所有的学生说道:“诸位,方才失礼了,在下乃是新任荆州刺史荀罡,同督荆州之事。如今荆州乃是刘表旧部居多,在下有意提拔更多贤才,不知诸位可有意愿?”

    司马徽的学生其实并不多,洋洋洒洒也就那十个人左右;而且这些人可不是所谓的寒门子嗣,那崔州平可是博陵崔家人,就连诸葛亮也是琅琊诸葛家的人,这些都算是名门。

    那孟公威、石广元,多是因为历史记载较少,所以并不确定他们是不是世出名门,但一个能够做到凉州刺史、征东将军,一个能做到典农校尉,身份必然不凡。

    所以说,寒门子弟想要做官,真的比登天还难;整个三国史,几乎可以说是各大家族的争锋史。

    或许有人会提出反驳言论,好比说郭嘉,并无史书记载他乃名门之后,为何会得曹操重用?首先,说道郭嘉就必须提起荀彧,而荀彧那是颍川大族荀家人,按照当时的风俗,大家族不能与寒门相交;而郭嘉至少都是一个破落的名门之后,不然不可能与荀彧有交情。

    还有之前有提起的贾逵,他家里确实贫穷,但他的祖父却是做官的,不然他怎么可能拿到一个郡吏的职称?

    在科举制没有出来之前,都是靠着一个人一个人相互推荐的,身为寒门子弟,无法与上级人有交情,怎么可能踏入仕途?自然也是有不少仆从出生的士人,好比卫青,但若非他姐姐刚好被汉武帝看中了,岂容他今后在匈奴驰骋?

    这都是话外之词,学堂中的众人听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