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回 今天下三分

    第三百二十八回 今天下三分 (第1/3页)

    隆中坐落于襄阳城西二十里的山中,地形犹如环拱,远远看上去好似卧龙一般。老罗形容他“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

    此地丛林密布,田垄覆盖,山歌相合,人间乐土。本来这就是襄阳城外一个普通的小村落罢了,但隆中这个地方,却因为一个人的出现,而变得不再平凡。

    众人皆知,此人乃是诸葛亮。

    时值建安十一年春,百花争艳,正是隆中最美的时节。诸葛亮收拾了行装,就欲启辰离去;诸葛均自门外而今,满头大汗,似乎刚刚从田间回来,见诸葛亮一身正装,收拾妥当,便问道:“二兄,如此打扮,意欲何为?”

    诸葛亮身高八尺,以汉尺计算,约莫是现在的一米八几,在东汉年间也算是大高个了。又因为常年劳作于田间,皮肤微微发黑,手中又长满了茧子,虽身着鹤氅手摇羽扇,却不似文官气质,倒有一种儒将风范。

    诸葛亮长得颇为英俊,因此纵然皮肤有些发黑,却也依旧让人难以侧目。只见他嘴角微扬,手摇羽扇道:“子平(推测字),我欲前往西蜀一游,你可愿随我前去?”

    诸葛均摇头道:“西蜀道路艰辛,恐有所失。再者,时天下大乱,三家共分天下,西蜀才经历战乱,混乱不堪,二兄此时前去,真危险重重!”

    诸葛亮毫不在乎的笑了笑,将行李拿起,走到门口道:“子平,汝可知泰山之高乎?可知江海之远乎?”

    “弟虽知泰山之高,却不知江海之远。”

    忽而春风四起,花却眉梢,诸葛亮眉宇微扬,说道:“以你所见,以泰山之高,江海之远,可匹敌天上皓月乎?”

    “二兄说笑了,天下岂有此理?”

    诸葛亮摇了摇头,一本正经的说道:“江海浩瀚,可映日月,孰不如皓月?泰山之险,险如登天,孰不如登月乎?”

    诸葛均并不明白诸葛亮说了什么,总觉得他似乎话里有话,问道:“二兄今日一反常态,可是以泰山、江海喻人?”

    “正是!”诸葛亮点了点头,“泰山险要,不足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