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回 以防万一

    第三百三十八回 以防万一 (第1/3页)

    荀罡确是说到做到,他答应了诸葛亮要放他离去,第二天便真的给足了他盘缠、干粮,还送了他一座小船,两个童子,以保他可南下江东,与孙策合作一处。

    说是江东,其实并不准确;孙策的大部分力量依旧在长沙,不过经过半年多的调整,已经将江东与荆南的力量调整的较为平衡,这样也不会因为曹操突然南下而变得手忙脚乱了。

    诸葛亮的长兄诸葛瑾早在孙策手下为官,他也擅长外交,知道如今与刘备曹操对立都不是好事,便极力赞同与刘备结盟,为诸葛亮大开方便之门。

    诸葛亮此行非常顺利,因为江东一众在猇亭将刘备打的大败,只怕刘备不想结盟,既然刘备有此意思,那何乐而不为?在文官首领周瑜以及武将首领程普的赞同下,孙策同意了与刘备结盟,并且迅速发派使者。

    刘备那方面也讨论出了结果,同意摒弃前嫌,与孙策结盟。

    诸葛亮此刻并无意投靠刘备亦或是孙策,他眼中只有许昌的天子,但他绝不可能在曹操的眼皮子底下堂而皇之的进入许昌。他对自己的才学有自信,若是在天子身边,迟早会被曹操挖了去。

    所以他重新回到隆中,继续他的躬耕生活,时常窥视天下变动,以待良机。

    当他看见人去楼空的隆中茅屋,心中怅然若失……

    转眼便是建安十一年年秋,这年九月,荀罡正在院中与阴沐嬉戏,他突然觉得将自己的家人搬到处所来似乎也没什么坏处,工作之余享受天伦之乐,何乐而不为?

    荀瞻已经四岁了,荀罡看得出来他天资聪颖,只是还是不喜欢读书,这可愁坏了他;不过自从甘宁来到荀罡府中与他切磋一二后,荀瞻便经常嚷嚷着要去甘宁府上玩。

    荀罡明白了,自己的儿子善武不善文。

    他不想做一个严苛的父亲,非要逼着自己的儿子舞文弄墨,这玩意儿有啥用?魏晋才子,除了几个真才实学的,那个不像是娘炮一样?何况自己官做的这么大,儿子习武以后自己还不能给他弄个武职不成?

    于是荀瞻天天让徐庶拉自己去甘宁家,偶尔还要去马超家,荀罡都是不在意的。

    不过今日似乎有些反常,徐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