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回 北伐之机

    第三百九十二回 北伐之机 (第2/3页)

由孙策重新执掌孙吴军权,未尝不是好事。

    建安十三年的秋收到了,虽未能取得太大的丰收,但孙刘两家也是趁着这一时机一同北伐。消息传到了襄阳,荀罡也不急躁,吩咐主簿去清点此次上缴来的粮税。

    虽然荀罡将荆州土地打理的极好,加上手下能人众多,仅仅三郡土地亦是富庶无比。但毕竟土地有限,土地再多能产出的粮食也就那点。这年头毕竟没有土豆和杂交水稻这种玩意儿,亩产是很低的,遇上丰收百亩的产量只怕还不及现在的十分之一。

    其次便是士兵,荀罡占据的郡县自然是比刘备少的,但益州险要,大多乃是群山,荆州地处平原,人口自然就比益州多了。再加上刘备手下没有诸葛亮这个超级内政官在,没修整都江堰,没设立锦官,就他那小小的蜀地能有什么出息?

    “主公,此次探查到又有一万两千六百八十一人成年可从军,另自百姓手中收得粮食共计七十三万石……”

    “才七十三万?”

    按照当时的计算,一成年人一年共要吃二十四石粮食,也就是说这次送上来的粮食也就够三万人吃一年的,可以说是极少了。

    李严轻咳了一声,笑道:“主公莫急,且听属下说完,这七十三万石只是百姓交的粮税罢了!”

    荀罡不解,难道往常不都是一个季度收一次粮税吗?不是百姓的还能是谁?

    李严又从另一名从事手中取了份竹简,念道:“另从商阜手中取得粮税一百二十七万石……”

    “砰!”

    话音刚落,荀罡登时拍案而起,满脸的不敢相信,厉声喝道:“什么情况?怎么这个季度商阜的税款变成了粮食?”

    为了吸引更多的商人来荆州,荀罡发布了很多利商政策,就连税款几乎都是全免的,只开收战争税。不过就算是战争税也是钱财,在这年代钱是不值钱的,只有粮食、布匹和盐是稳稳占着有效交换榜单的。

    李严知道荀罡才回来不久,便说道:“马别驾前番更改了条令,将商阜税款翻了三倍,但全部用粮食上缴。纵然商人对于突然上升的税率很惊奇,但只增加三倍对他们而言并不算什么(毕竟起价低),也未能惊动主公。”

    “告诉马良,这次他干得漂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