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幕府内外

    第六十一章 幕府内外 (第2/3页)

老人家自己上还成,我是不敢的。

    难道这是对我的考验不成?

    但考验的究竟是啥?

    太难懂了。

    竹中老师过世了,虎哉师傅在京都忙,手下的弟兄们都太年轻就算是神童也不可能看明白。要不问问身边的辅臣小西行长?但内心总觉得此人不可完全依仗……

    诸般心思,左思右想,犹豫良久,刚满二十岁的平手义光终于下定决心,汗流浃背颤抖地拿起笔,生平第一次对父亲的命令提出了反驳。

    他竭力想把言辞搞得隐晦一些。

    不过既然意图是要唱反调,总是隐晦不到哪里去的。

    吩咐了最亲信的家臣将信函送出去,平手义光担惊受怕了好几天。

    结果——

    十余日后,汎秀的回信却是:“诚如吾儿所言,是我一时不虑。河田新九郎病危已至弥留,丧事之前我不拟离开近畿,转封德川之事请自行斟酌。”

    义光这才松了口气。

    他与河田长亲不算特别熟,但知道这名家臣多年来的地位。既然是此人病危,父亲一时失察也是很正常的。

    类比一下假如是井伊秀直、加藤嘉明、平野长泰不在……想象不出来,二十岁的人实在想象不了死亡的场面。

    总之,知道其中并无什么特殊内情之后,平手义光主动唤来了德川家康并试探性地提问说:“有人推举阁下,想让您转封奥羽,以镇压附近的不法之徒。不知对此有何看法呢?”

    德川家康不假思索应道:“任凭幕府驱策便是,中纳言大人若有所需,就请下令。”

    闻言平手义光愣了一愣,又指着地图笑道:“不知您希望拿到那一块地盘作为新领地呢?”

    德川家康一眼都没去看,低头回答说:“只要保持与现有知行同等数量就足够了,相应的困难臣下会想办法克服的!”

    平手义光没再开口,轻轻点了点头。

    既然是这个态度,更不可能平调转封了。

    他没有声张此事,而是首先从汎秀那里得到许可,让德川家康作为代理大将领着关东联军数万人前往奥羽平定一揆。

    花了两个月左右时间,取得了连续的胜利,大致解决了眼前问题。

    然后平手义光以“态度可疑”或者“作战不力”的理由,处罚了一批表现最差劲的小势力,又临时加强检地力度,半是唬骗半是恐吓地压榨出一些“瞒报”地产。

    这一系列拉仇恨的事情,都让德川家康负责出面,最终空出了一百一十四万石领地,全部交给他。

    平手汎秀予以认可,派人送来签了名字的知行状。

    并随即命令,让南伊势二十七万石国主,傻女婿佐佐秀成迁居信浓四十万石;北伊势诸多小领主部分转封下野飞地,部分纳入旗本序列;三河作为东海道门户由一门众平手季胤把守,空出来的因幡交给另一个族弟平手长辰。

    这样一来,和泉、河内、山城、近江、越前、大和、伊势这一大块肥沃的土地就连在了一起,作为幕府最重要的“天领”存在。

    向前沿海路伸出去,淡路、伊予、筑后、筑前也都直辖,将界町和博多两个商贸中心连接起来。

    关东最富饶的武藏、下总、上总北部则是不与京都接壤的大片飞地。

    另外作为飞地的还有石见、但马、佐渡三大银山产地,以及尽管减产仍还有不少储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