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法决初成离山林

    第二十一章 法决初成离山林 (第1/3页)

这大小如意多半与控制体内生机有关,只是如何控制生机,如何通过调控生机来达到大小如意的目的呢?

    “那三十六变中关于大小如意的说法是:

    肉身之中无穷秘,

    覆乾坤,调坎离,

    降龙虎,种灵蕴,

    须弥若芥子,

    微尘藏寰宇,

    魂游周身无穷意,

    此中奥妙透玄理,

    颠来倒去悟玄机,

    辟地开天,

    大小如意。”

    苏青对于这些歌诀没法全部看懂,只知道龙虎多半是指人体的阴阳二气,调坎离应该就是指理顺这水火二气,在此处应该是泛指理顺因为颠倒人身某种玄秘而出现的气息紊乱。在联想到生机后,苏青就暂时理解为颠倒体内生机。

    至于种灵蕴是什么意思,他还无法想通。

    而“须弥若芥子,微尘藏寰宇”,按苏青的理解就是小即是大,大亦是小的一种理论,是为说服自己内心而设的。如果这理论连自己都不信,那就无法修炼了。

    而“魂游周身无穷意”,应该是通过灵魂来控制周身的变化,悟通后,就仿佛打开了一种新的天地,能够随心变换大小。

    但是有一点没想通,那么整个神通就无法修炼,苏青只能冥思苦想。

    其实道家的神通都是玄之又玄,不同的人能理解出不同的意思,偏偏只要自己相信这套理论,就往往能够修出神通来。所以,同一种神通,不同的人理解,威力有大有小,修炼方式也千差万别。故而道家讲究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是一个门派的好处就是对一种理解会坚持不懈地深研和拓展下去,形成独属于他的强烈风格,也能让弟子参研时少走弯路。毕竟,不是谁都有那个天资,能直接从天地之间领悟至理,甚至连先贤的典籍如果不配上注释,能理解的也少之又少。

    譬如传言之中的尹喜,在得授老子的道德经后,也仅仅是参悟出剑修之法,而非人教道德天尊的先天太极道。

    苏青脑海之中的三十六变法决却是被那青年影像还原成了最近本源的版本,不再掺杂其他人的感悟。这种方式虽然领悟会比较困难,却不必担心被他人的感悟局限住,能够达到的高度因人而异,如果领悟够深,甚至能够以法证道。

    “种灵蕴”,莫不是把一点神通真意凝结而出,继而培育壮大,每壮大一分,神通就强上一分?

    苏青尝试着把一点生机移动到丹田之中,却不料那法力成液的丹田处,生机瞬间融入,无法控制。

    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