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为何读书

    第六十八章 为何读书 (第3/3页)

看到陈飞的装束微微愣了一下,心头产生了一个疑惑:这里,怎么会有一个农夫家的孩子?

    “孔大人,这位是……”

    孔颖达微微一笑,向诸襚良买了一个关子:“不知道襚良兄可还记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

    诸襚良摸着胡须想了想,“当然记得,这首诗简单明了,却寓意深刻,发人深省,是难得一见的精品,老夫怎能忘记,听说这首诗是一个农户家的小娃子作出来的?莫非……”

    诸襚良似乎猜到了什么,眼睛一瞬不眨的盯着陈飞。

    “襚良猜的不错,这首诗正是这位小娃子所做,老夫发现他不仅会作诗,对论语史记等作品也有研究,而且造诣颇高,恐怕水准与这里的一些老师差不多。”

    “哦?有这么厉害?”诸襚良意外的看了陈飞一眼,稍稍对他来了一点兴趣。

    “这么说书本上的内容几乎难不倒他?”

    “可以这么说吧。”孔颖达也是颇感无奈。

    陈飞没有读过书,全靠自学成才,能有这样的水平足以说明他的天赋,称之为百年难得一见的天才也不为过。

    如此难得一见的好苗子,孔颖达自然是打算尽心培养,若是没有教好,可都是他这个老师的责任。

    所以孔颖达现在也很头大,因为他一时之间不知道要教陈飞什么。

    “既然如此,老夫来出一道题考考你。”

    诸襚良对陈飞非常感兴趣,取出一副笔墨放在陈飞面前。

    “小娃子,老夫的问题很简单,你,为何而读书,可将你的答案写在纸上,让我等一观。”

    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有意思啊!陈飞嘴角勾起了一丝弧度。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看似简单,实则不太好作答。

    若是回答“为做官而读书”则显得太直白,会在孔颖达,诸襚良面前降低自己的形象。

    若是回答“充实自己,提升内涵”,则会让人觉得太做作。

    所以这个问题本身并不难,难就难在该怎么在两位老师面前委婉的表达自己的欲望。

    但是……陈飞知道怎么作答啊!

    委婉?欲望?

    抱歉!你们统统走开!

    陈飞提笔唰唰在纸上写下八个大字。

    “为大唐崛起而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