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九章 贸易洽谈

    第九百六十九章 贸易洽谈 (第2/3页)

。然而大家都想把钱投入到最赚钱的项目上,但像修筑码头、道路之类没什么直接回报的基建工程,就很少会有人愿意投钱进去。我们打算在安不纳岛的操作模式上稍稍做出一些改变,对个人投资者只吸纳资金,不开放具体的经营项目,把这些资金整合到一起来运作,以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当然了,对于投入的资金,我们也会承诺一定的回报率和回报期,不会让投资者吃亏。至于具体的操作方式,我简单给你解释一下……”

    郑柞当然不懂什么叫融资,什么又是债务性融资之类的金融学名词,听施耐德说了半天,他其实也还是没彻底弄明白海汉人到底是怎么个操作手法。但有一点他是听得很清楚,投入的资金就相当于是借给海汉运作项目,不但要还本,而且还会付息,并且还会根据出资比例享受一定年限的红利分配。在这个过程中出资人不参与经营,不过问决策,不承担责任,换句话说就是出完钱之后什么都不用做,只需接下来的数年中等着逐年从海汉这边拿钱就行了,听起来的确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投资方案。

    能稳定获得收益又无需承担额外的风险,这种好事似乎真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郑柞兴奋之余,也不忘了追问一句:“那为何海汉过往的招商项目不采用这样的方式?”

    施耐德叹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种操作方式所需要的人员、制度、管理模式,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准备好的。我们海汉一向讲求商业信誉,如果没有把方方面面都处理妥当,是不会向客户推出的。要是万一出了什么纰漏,岂不是砸了自家的招牌?”

    郑柞赞道:“果然还是贵方考虑得周全,这钱交给贵方操作,本王也能放心一点。”

    以施耐德的忽悠功力,要劝服郑柞乖乖掏钱自然不难,而他所说的那些情况,虽然情节上有编造的成分,不过操作方式倒并无虚言。海汉商务部在安不纳岛的开操作上准备尝试新的融资运作方式,这样做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慢慢杜绝过去出资人过多介入到经营当中的状况。

    以前海汉的招商项目多分为两种,一是以种植园为主的农林项目,二是以商行或商业联盟为主的经营性机构。前者一般是出资者出人出钱搞开,海汉负责技术支持和生产期的销售,合作方式相对来说还比较简单。而后者涉及到股份比例、股东权益等等复杂的问题,在经营方向和利益分配上经常会出现意见分歧,甚至会有持股比例较大的股东对海汉的经营策略指手画脚,试图干涉经营方向的状况出现。

    虽然海汉最终还是能凭借自己的影响力平息大部分的争端,但这种状况的出现是源于这些机构的体制本身,意见分歧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杜绝,要改变就只能从最基本的地方做起,即改变经营资本的结构和性质。

    从股东出资变成债务融资,资金来源的变化也将会带来经营方式和组织结构的改变,这种新的融资方式让出资者无需参与经营,看起来似乎让投资者变得更为轻松了,但没有了股东的身份之后,投资者自然也就不能对经营方式说三道四了。而商务部也是想借助这种新的操作方式,慢慢改变过去因为外部环境而被迫形成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过去海汉为了拉拢其他国家的商人进入海汉的贸易网络,成为海汉的分销商和盟友,才会组织股东制的经营机构来开项目,但以今时今日海汉的声望和影响力,其实已经无需再过多借助外部力量。海汉一直以来推出的优质投资项目吸引到的投资者越来越多,比如此次所推出的安不纳岛项目,尽管海汉内部都还有不少人认为这个项目投资和风险都太大,但仍有大把的投资者对此非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