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第四百一十五章 (第2/3页)

,放到和平年代也顶多承蒙祖上福荫做个副省级干部,想给上级领导送“七星宝刀”当“礼物”也只会因为非法持有管制刀具抓进局里——遭受历史车轮的无情碾压,心姐的书店不得不在扩张不满两年内迅速萎缩,亏损了不少。好在心姐不是自暴自弃的人,坚强地面对一切困难,及时收缩成本切断不良资产止损,并从中寻觅到了新的商机,未来仍可期;老秦也在一个人管理小城中积累学习到了许多即使在单位瞎忙活几倍的时间也得不到的经验教训,更可贵的是心性收到了磨砺,本质上仍然还是那个地道的好人,但比起嫉恶如仇、固执倔强总是得罪人的那个曾经的热血青年,圆滑了许多。

    这种事谈不上好坏,是在流于表面的浮躁社会中成长的代价,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经历这一关。只不过对于像老秦这样难得的地道的人不太友好。然而理想社会最需要的品格便是诚实与善良——因此只能沦为非现实性的理想……

    “也挺好的,好久没回家了。”如今想来两个人自己都不敢相信,居然自从到小城来以后,差不多五年没有回老家看望父母了。

    最初是因为和家里人闹掰了(老秦家想找人花钱调解他与瞧不起的官二代同事的关系;心姐家不同意女儿放弃好工作跑那么偏远的地方连生活都难以为继。均被当初年轻气盛、儿女情长的天真的两人翻脸拒绝),没脸回家,后来则是真的走不开,好在家里还是有支持的同辈亲人,暗中沟通,所以和家里的关系表面上狂风暴雨,实际早就风平浪静海阔天空了。听起来好像很闲适自由,轻松愉快,然而老秦和心姐心中苦有谁能懂?当老家里阖家团圆、幸福美满地度过佳节的时候,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老秦和心姐却只剩孤家寡人,虽说有小城的大家陪伴,但怎么也无法代替一直伴随自己成长的家人尤其是父母的温暖,唯有徒劳的强颜欢笑,尤其是春节、中秋和父母生日的时候,笑闹地格外大声,勉强掩饰眼角的泪光;而且尽管再怎么祈祷、许愿,父母逐渐年迈的身体和早年间辛劳留下来的伤痛都会趁机找上门来,五年时间里,两家的父母大小病情无数,还有几次极为凶险差点住进ICU,然而老秦和心姐却只有在事情过后许久才能得到消息。家里的本意是不希望给他们添麻烦,孰不知,对在外地打拼的子女来说,家人的平安才是最大的。如同《项链》中的玛蒂尔德·罗瓦赛尔一般听闻早已过期的重要消息的老秦和心姐,只能在电话里不漏声色地安慰几声,之后红着眼睛寻觅彼此的方向,紧紧抱住对方放声痛哭——幸亏每次都逢凶化吉,否则两人死的心都有了。

    “是啊,终于要回家了……”

    在得到调任消息后就开始紧锣密鼓加快与家乡亲友沟通联系的老秦和心姐,因为最近经常视频、通话,对家中的变化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起码父母还“认”自己——反之亦然,所以心里省却了许多包袱,“近乡情怯”的感觉不是那么严重——从心脏“炸裂”减轻为了瘙不到痒般的轻微不适。

    本想着今天太晚,第二天早早开始——时间紧迫,不能再按部就班——整理回家的事项,然而一通出乎意料的电话打乱了两人的安排,让这一天的好天气好心情阴云蒙蔽。

    打来电话的是老刘——不在海边好好浪,给我们打电话干什么?老秦一副不可理喻的表情无声地询问一旁晾刚洗完准备带走的旧衣服心姐。心姐自然也是一头雾水——“直接接电话问他不就好了?”

    “我——不太想接……”老秦犹豫了。直觉猛烈的刺痛感暗示这绝对不是好事,但又没办法放下不管。上次如此强烈的“震感”还是和上学路上看到小学同学被人堵住要钱的时候,差点和一帮高自已半拉身子的小混混打起来,幸亏两个人溜得快长的小从附近人家的狗洞钻进去逃走了,之后几个月不敢走同一条路上下学……

    在心姐的催促下,老秦勉为其难地接下电话。刚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