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设立翰林

    第二十六章 设立翰林 (第1/3页)

    南方吴国发生政变,杜公拓死了,朱万荣大大松了一口气因为他南方的压力减轻了,他可以用更多的精力对付北方。他打听到现在吴国主政的是徐颢,心想此人以前自己在与杜公拓交往的过程中不显山不露水的,看来不是他的威胁。

    其实选择张敦美与徐颢,是杜公拓的精心安排,为了镇守四方,杜公拓派了一批和他征战天下的人去担任各地的镇守将军,而这些人有资历又有实力,难免将来是他儿子的威胁,因此杜公拓选择张敦美与徐颢两个人来掌握牙军,辅佐他的儿子。

    这两个人资历浅,因此只能老老实实辅佐他的儿子,但是杜公拓没想到最终是他们发动政变,不过有一点杜公拓想对了,张敦美与徐颢因为自己资历浅,而不得不尊奉杜渭为王,而不是取而代之。

    虽然杜渭是王,但是这大事小事就全是徐颢说了算了。不过面子上有些东西还需要做足,对杜公拓留下来的老臣,徐颢表现出无比尊敬的态度。如此一帮老臣就对徐颢的印象还不错。

    朱万荣一看南边的威胁暂时消除,就加紧征调训练兵马,准备解决其他割据军阀,尤其是他的心腹大患,河东的虞昌勖。河东不灭,朱万荣便寝食难安,因此他派人密切注视着河东,河东的一举一动都要汇报给他。

    朱万荣取代大雍坐镇中原,但是大雍时期的四方来朝却成了远去的梦境。如今北方突勒的兴起,控制着西域属国,而因为李文通的阻隔,大魏与陇右和朔方的联系也不畅。南方也是因为各割据政权的存在,与外界的联系也被阻遏。

    而此时的大乾,倒是热闹多了,虽然比起当年的大雍,还是有差距的,但是总算还是有四方来朝的景象,西域各国,泰卢,新济会派使节祝贺大乾皇帝的生日。

    通过与新济国和百罗国的战争,大乾发了一笔横财,尤其是新济国这么百多年以来的积攒的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