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此乃天意

    第一百四十四章 此乃天意 (第1/3页)

赵迁率领大军,一路奔波,从山阳出河内,进并州,由上党郡壶关口,终于回到了晋阳城中。

    首先,就是对于众多百姓的安顿。

    这其实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相对于后世,人口密集,这个年代的并州晋阳城附近,还可以算是地广人稀。

    不过,地大部分还是荒地而已,所以,赵迁在晋阳城周边,建立卫城,安顿百姓。

    所幸,之前从于扶罗那里敲诈了不少的牛羊,赵迁将其分发给新至百姓,立下字据,只要以后偿还一定的粮食,这牛羊便是他们的私产。

    一开始,那些百姓还不相信自己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不过时间久了,便接受了这个事实,不禁积极性大为提高,悉心照料着自己的财产。

    至于百官,赵迁还算是不错,基本上都给他们建造了单门独户,整个晋阳城,一下子人就多了起来。

    而且,赵迁还派人将远在易县的荀彧接了过来,只留邹靖一人驻守河间。

    转眼间便到了深秋季节,几个月来,并无战事,晋阳上下忙于收获,一车车粮草存入府库,赵迁很是高兴。

    晋阳城,刺史府旁边,在不久前建起了一处宅院,里面住着的,正是弘农王刘辩。

    现在刘辩已经完全康复,经过了百毒丹的治疗,不仅解去了身上之毒,恐怕以后一般的毒药都对刘辩构不成威胁了。

    此时的王府之中,赵迁与刘辩相对,跪坐在席上,饮酒畅谈。

    刘辩虽是帝王之后,但是从小寄居在道士人家,回宫之后,又遭董卓之祸,所以性格有些暗弱。

    “不知大王是否适应着晋阳城的生活呢?”赵迁问道。

    刘辩赶紧说道:“此地物阜民丰,民风爽朗,又有刺史大人安排的仆役婢女,本王甚是清闲。”

    赵迁微微一笑,说道:“大王对于董卓,有何看法?”

    听闻此语,刘辩立即脸色红胀,显然气由心生,憋了好一会儿才说道:“董卓老贼,欺天子、篡君威,更…更是欺侮母后,本王恨不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