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整饬吏治

    第二百七十二章 整饬吏治 (第1/3页)

    看着杨琦被拖出去之后,赵迁转身对刘辩说道:“陛下,臣有意提议。”

    “大将军不必多礼,有事尽管说来,若是于国有利,朕必当应允。”刘辩立即说道。

    赵迁微微一笑,说道:“此事自然是利国利民。”

    “哦?大将军快快讲来。”刘辩催促道。

    赵迁转身,面对群臣,说道:“这次杨琦事件,其实是给吾等大臣提了个醒,若是没有张将军当场将其抓获,岂非让此等奸徒逍遥法外吗?”

    “此乃老臣之过……”杨彪赶紧说道,不过却被赵迁打断了。

    “杨太傅乃国之重臣,平日劳苦繁多,或许疏于对家族子弟管理,不过刚才本将军说过,此事错不在太傅,请勿复言。”赵迁说道。

    杨彪拱手一礼,退到一边,不再说话。

    “大将军继续说,到底是什么提议?”刘辩再次问道。

    赵迁点点头,继续说道:“有鉴于此,吾提议在晋阳城中设立陈冤鼓,无论是谁,但凡有所冤屈,都可鸣故投诉,再派专人进行调查,若是得实,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皆依法处理。”

    设置陈冤鼓,倒也不是赵迁拍脑门想出来的,而是他前世看过一部,里面的主角便是设置“鸣冤鼓”来达到震慑公卿的目的。

    刘辩听了,想了一会儿,说道:“此法甚好,诸位大臣可有异议?”

    殿下大臣听后面面相觑,不过只是窃窃私语,他们中很多人又何尝不知道,这是赵迁借故来敲击其他世家子弟。

    不过,此时却并没有人出班说话,很多人的目光都看向杨彪。

    杨彪为太傅,虽然没有实权,但官位却很高,若是他站出来说话,分量还是很足的。

    然而,此时杨彪却不能站出来,自己的侄子杨琦刚出了这糟心事,自己要是出来反对,那意图就太明显了。

    作为太傅的杨彪没有出声,众人又看向司徒荀彧,不过荀彧也不打算说话,毕竟赵迁这项举措于国有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