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能否作赋?

    第二百九十五章 能否作赋? (第1/3页)

    赵迁见状,率先问道:“敢问正平兄家居何处?”

    见赵迁发问,祢衡到了嘴边儿那些反驳的话,只得先咽下去,回答道:“在下平原郡人士,曾到避难荆州。”

    “哦?不知正平兄为何要避难荆州呢?”赵迁继续问道。

    祢衡冷笑一声,说道:“黄巾四起,生灵涂炭,自然是为了躲避兵祸。”

    赵迁微微一笑,说道:“正平兄也害怕兵祸?”

    “哼,这有什么?刀枪无眼,暴民无义,吾岂能深陷危险而不自救?”祢衡想当然的说道。

    “那正平兄为何现在不在荆州待着,反而来到并州了呢?”赵迁问道。

    “黄巾已灭,吾当然继续游学天下。”祢衡喝了口酒说道。

    “那黄巾是谁灭的?”赵迁继续问道。

    祢衡一愣,仿佛意识到了什么,说道:“自然是朝廷派兵剿灭的。”

    “哈哈!”赵迁突然大笑起来,“据吾所知,朝廷当时派了三路大军,除皇甫嵩将军一支节节胜利之外,其他两路可都是不太妙。”

    祢衡第一次没有答上话,赵迁趁机说道:“而且,董卓趁乱入京之后,皇甫将军也受其制,难以对黄巾贼再次做出致命打击。那到底是谁,将这黄巾暴乱平定的呢?”

    “是大将军!”这次说话的是蔡琰。

    只见蔡妍从坐席上站了起来,说道:“当时大将军还只是一个县吏,毅然决然的起义兵,先解青幽二州之围,最后连斩黄巾三匪首,黄巾暴乱方才得以平定。”

    不给祢衡开口的机会,蔡琰继续说道:“随后,大将军又率军来并州抵抗匈奴,使大汉百姓免遭屠戮,收复并州全境,诸位今日才得以在此处聚会。”

    “说得好!”

    当下便有几人高声附和,只不过他们附和的是蔡琰口中的赵迁,还是蔡琰本人,这就不得而知了。

    “匹夫之勇罢了。”祢衡仍旧一副张狂的模样,并不把刚才蔡琰说的事情,放在心上。

    不过,这个时候,众人也看得出来,祢衡只是死要面子罢了,蔡琰说的话,众人都非常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