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蔡妍的玉簪

    第二百九十七章 蔡妍的玉簪 (第1/3页)

    “德祖兄当真是谬赞了,吾只不过舞文弄墨,游戏文字而已。”赵迁笑道,“若是说有才的话,也只能是小才。”

    “哦?敢问郑公子,何为小才,何为大才?”蔡琰突然问道。

    赵迁哈哈一笑,踱了两步,说道:“小才者,即兴赋诗,乘兴作赋,舞文弄墨,音律琴棋各有涉猎。”

    “那何为大才呢?”杨修也开口问道。

    赵迁将双手背在身后,昂然说道:“所谓大才,上可以安邦定国,下可以是百姓富足,有包罗宇宙之胸襟,有清澈寰宇之志向!”

    看着赵迁昂首挺胸的样子,蔡琰突然说道:“郑公子的模样,倒是让我想起一个人来。”

    “不知蔡小姐想起了谁?”赵迁微笑着问道。

    “大将军赵迁!”蔡琰答道,“正是当日其追击董卓时,小女子有幸见过一面,那眼神终身难忘,就犹如今日郑公子的眼神一样。”

    听到蔡琰说想起了自己的时候,赵迁吃了一惊,赶紧伸手往脸上摸了一把,生怕是面具出了问题。

    不过,接着又听到,蔡琰知道是因为自己的眼神,这才松了一口气。

    不过,这也给赵迁提了一个醒,带着这面具,并非万无一失。

    “蔡小姐说笑了,在下只不过是个读书人,怎么能够与大将军相提并论呢。”赵迁假装客气的说道。

    这种当着众人的面,自己夸自己的感觉,还真是不错。

    蔡琰幽幽叹了口气,说道:“一直便是听闻大将军文武双全,他所创作的两首军歌,吾亦是喜欢的很,本想此次文会,能够与大将军交流一番,可惜了。”

    祢衡现在还在拿着赵迁刚才写的《鹦鹉赋》仔细研读,也顾不上反驳蔡琰的话了。

    杨修呵呵一笑说道:“蔡小姐,大将军之才可不止文章与武略,其政务也是成绩斐然。”

    蔡琰点了点头,说道:“德祖亦是大将军举荐,看来大将军还有慧眼识才的本领。”

    杨修哈哈一笑,说道:“此言甚是!”

    杨修还有些话没说,那位大将军不仅政务厉害,政治手段也很厉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