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改天换日

    第五百三十六章:改天换日 (第1/3页)

    基于之前的情况判断,楚江秋得出的结论是,在一个月之内,就算局面再危机,也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

    但是原本还算平稳的局面,居然发生了意料不到的变化。

    白莲教叛军在击溃孙得功的军队之后,随即挥师北上。

    不过沿途遭到很多援助京师的义军的阻挠,前进速度并不快,完全算不上危机。

    但是潜伏日久的李闯王终于再次露头了,李自成和他手下的重要谋士判断,这大概是他们最好的一次机会了。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李闯王从陕西老家率十万子弟兵扯旗造反,一路挥师北京。

    这十万子弟兵是李闯王自从上次失败之后留下来的家底,然后逐渐发展壮大,暗中不断训练,战斗力强悍。

    十万子弟兵简直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李自成迅速进攻到山西,沿途杀掉无数朝廷命官还有当地的地主富商,搜刮财富无数,挟裹朝廷降军还有百姓,队伍人数已经达到了三十万人。

    同上一次起义想比,此次李自成更加的成熟和稳健。

    在山西简单休整了一下,直接进入到河北地界,眼看就要挥师京城了。

    现在显德皇上有三个选择,第一个就是调集吴三桂和洪承畴的军队回来,虽然时间上紧迫了一些,但是北京城城高墙厚,粮食储备也足够数月之用,完全能够支撑到两人率军来援。

    但是如此一来,就要放任满清入关了。

    就算北京城被李自成攻克,就算李自成做了江山,那华夏的江山还是汉人做的。

    但是如果放任满清入关的话,就是要将花花江山拱手让给鞑虏了。

    因此,就算到了最危急的关头,显德皇帝都没有选择调集吴三桂和洪承畴回来。

    第二个选择是死守,君主死社稷,天子守国门,这个是大明的传统,不消多说。

    第三个就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了。

    不过现在走也不太好走,因为南边还有白莲教叛军,随时都有可能跟上来,这条路并不保险。

    最终,显德皇帝选择了和他老子同样的道路,选择死守北京城。

    不过显德皇帝却是在暗中将太子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