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赠二字渴盼丰年

    第十二章 赠二字渴盼丰年 (第1/3页)

    对于花雪的轻重缓急四大建议,陈洪谧是确实听进去了。

    所谓缓,如今自然不着急,甚至在灾年结束以前,都不着急,如果有空,可以做一做,如果抗灾无暇他顾,等灾情结束再行此举也为时不晚。当然,如果抗灾过程中,需要某些士绅出力,用这缓之一计,稍作变通便可。

    所谓急,也确实是当下所急,但此事浅显,也看不出花雪有几分本事。

    而这轻重两策,却实实在在是花雪大才的显露。

    轻者,取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之意。山中藏宝,意外之才,以之应急,泄露不可避免。取下中上三种档次的宝物,分别分润利益。下者与参与者,使其用心行事,并尽量避免见财起意与消息泄露;中者与地方商贾,不仅结好士绅,更能借商贾之手,收集粮食抗灾;上者与朝廷,在陛下面前表忠心,在诸公心中加分量,外增万民士气,内向朝廷表明立场。当真是八面见光,滴水不漏。难得此子年纪如此之轻,行事如此老练周详。

    重者,以人身而度量天时,非大才无以形容。书中曾言诸葛武侯知天时,陈洪谧一直觉得有吹捧之嫌。“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日晕而风,月晕而雨”,这些经验之谈,陈洪谧自己也知道,所以他觉得能判断近来天气,这是很有可能,而且常人都可以做到的,并没有什么厉害之处。然而如今见花雪能够预测未来几年的天气,虽然不精确,但却实实在在超出陈洪谧自身所知,甚至不曾在书中有所见闻。更难得花雪可以用路边所见解释清楚,这让陈洪谧更加相信花雪所言,并非人传,实乃天授,可谓天纵奇才。

    听完四策,陈洪谧心中已然相信花雪,但陈洪谧是稳重的性子,犹不肯轻言许诺,打定主意要等派去挖宝的队伍有人回来回报结果。但心中认定花雪实有大才,存了无论如何,要与之结交的心思。于是,对花雪态度更是和蔼。想到花雪通名时并未说字,又见他年纪尚小,心中闪过一丝热切:“你可有表字?”

    “并无。”

    “我给你取个表字如何?”

    “大人赐字,求之不得。”

    “你一身所学,济世为民,所谓‘瑞雪兆丰年’,我就给你取字‘丰年’,既盼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