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崇祯十年亲赴吴

    第三十章 崇祯十年亲赴吴 (第1/3页)

    为了让自己的话更有说服力,杨嗣昌补充道:“陛下,游牧民族在遇到天灾时南下进犯中原之事,自古皆然,几乎已经成为惯例。他们不会在乎自己是否真的能够打得过中原,只是想要抢些粮食,甚至哪怕抢不到粮食,能跟中原打一场,死掉足够多得人,他们剩下的人也有更多的粮食分配。

    “当年白马将军公孙瓒威震辽东,白马义从也曾杀得乌桓闻风丧胆。然而一旦遇到灾年粮食不足,立刻纠集部落,无论是乌桓还是鲜卑,或聚或散,兴兵南下。打不过,只要人口有减员,粮食就能多撑些时日,能抢到粮食就更是赚了。这是游牧民族一贯的作风。

    “唐末,先有沙陀南下牧马,后有契丹侵凌幽云,直到我朝雄起,幽云十六州才回到我华夏正朔。

    “所以臣以为当年野猪皮能够纠结诸多部落南下,正是因为天灾导致缺粮。他们那个时候恐怕除了抢粮食以外,更多的还是要减少人口压力。只是后来赢得太多太容易,才导致野猪皮胆子越来越大,胃口也越来越大,终至如今成为我大明心腹大患。而明年一旦天灾又现,尝到了甜头的建虏,恐怕还会兴兵来犯。”

    崇祯和其他重臣面面相觑,对于大明君臣来说,天灾是磨练,乱民是疥癣之疾,而建虏是外患,是生死大敌。

    当年野猪皮犯境之时,也只是疥癣之疾,毕竟他们人口太少。奈何多年以来,屡屡用兵失利,反而给建虏增加了许多人口物资,建虏的做大,分明是大明历来损兵折将生生喂大的。所以杨嗣昌说最开始野猪皮犯境是甘冒奇险,一点也不夸张,当年李成梁一个军阀就压制整个辽东。而如今大明对建虏作战,已经屡战屡败,甚至被生生打到京城,大明威望自信全都打没了。所以一听杨嗣昌说建虏明年还会大规模进犯,众人心中都莫名沉重。

    崇祯问道:“建虏如今已经定都沈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