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险载坑八世在铿

    第三十八章 险载坑八世在铿 (第1/3页)

    崇祯接着问:“朕已经让户部把各年灾情汇总,翰林院也整理历朝历代有关灾情的记载,今晚之前就能送来。你看还有什么需要参考的?”

    陈子龙摇摇头:“陛下,因为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那异人和我对于资料是否有用的取舍不尽相同。比方说以某一年灾情的记载为例,臣通常不会关心是哪一年发生的,即便看到,也只是回忆一下那个时期人们使用的是哪些工具,而不会具体记忆年份。臣更关心的是当时对于灾情的应对方案,以及最后的结果如何。以期对救灾的方案进行改进,寻找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而那异人就显然会关注灾情发生的年份,规模,发生方式等等。所以臣所需要的资料跟那异人很可能完全不同。而就以臣目前整理徐师手稿而言,手中资料比较完备,毕竟历朝历代的农书其实不多,徐师大多有收藏。”

    下午未时末,户部左侍郎宋之普将万历十年以后的年景资料都送了来。宋之普是崇祯元年进士,无论能力还是人品都是一时之选。其父宋鸣梧是前左佥都御史,崇祯九年过世。宋之普此时本应在家丁忧,但户部实在忙不过来,崇祯只能下旨夺情。像他这样的官员崇祯当然不会信不过,所以就留下他一起翻查资料,共同参详到时候和异人交流该问哪些问题。

    申时末,翰林院编修傅冠带人搬了三箱书过来。傅冠递上一个奏折:“陛下,这三箱都是与灾情有关的记载,书名皆录在奏折中。第一箱是二十一史中,所有与灾情有关的记载。二十一史皆是纪传体史书,灾情记载大部分在‘书志’之中,‘史表’有重大灾情的记载,另外还有一些对于灾情有显著影响的人物的传记中当然也有灾情介绍。第二箱是《资治通鉴》等编年体史书中有重大灾情记载的部分。其中就有陛下重点强调的汉末和隋唐时期灾情的记载。第三箱则是如《齐民要术》之类的非历史书籍中与灾情有关的记载。像《齐民要术》中就有一些关于当时如何抗旱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