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南北直隶一船渡

    第四十一章 南北直隶一船渡 (第2/3页)

   崇祯毕竟身体素质好,在码头呼吸了一会儿江南的空气,就感觉晕船带来的不适基本消除,王承恩则在心里总结下次皇帝出行无论如何得带着太医。吴伟业重归故里,见到一切都那么亲切,陈子龙则在心里评估着苏州与松江之间的区别。锦衣卫们注意着周围,不时看到几个暗中守护的同类,彼此心照不宣。

    探路的小旗很快归来,说是探路,其实就是去确认一下沿路的安全,吴伟业是苏州人,府衙所在一清二楚,几个锦衣卫不敢说全国城市交通图都心里有数,但来之前至少苏州的交通图早已牢记。

    崇祯休息好了也不耽搁,众人直奔苏州府衙。

    陈洪谧和花雪两人正在府衙内讨论抗旱救灾的具体措施,有衙役来报,说有宗室子弟路过苏州,因为同行的西席是陈洪谧故交,特来府衙拜访。

    陈洪谧打开拜帖,看了一眼,当即一惊。拜帖上书“同年吴伟业敬拜”。陈洪谧即便与吴伟业不熟,但是毕竟是同一届的进士,何况吴伟业榜眼出身,当年又闹出不晓得风波。陈洪谧知道吴伟业在翰林院任职,绝不可能是什么宗室子弟的西席。陈洪谧心中隐隐冒出一个大胆的猜测,又被他压下,心中猜测可能是皇帝足够重视,真的派了哪个信得过的宗室与吴伟业同行。

    不过不管来的其他人是谁,仅吴伟业自己,陈洪谧也不能怠慢,怎么也是钦差。赶紧起身,要去迎接,刚迈步,犹豫了一下,问花雪:“丰年,朝廷来人,肯定与那奏折有关。你可要同去一见?”

    花雪不想与朝廷接触太多,犹豫道:“大人,学生去见见来人,倒是没问题。只是学生不欲为官,去见钦差,合适吗?”

    陈洪谧本就不欲花雪如此大才隐居,见花雪同意见朝廷来人,自然巴不得,所以说道:“为不为官与见不见钦差是两码事,自然合适。走,与我同去。来的是翰林院编修吴伟业吴大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