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唯一妻今生相伴

    第七十一章 唯一妻今生相伴 (第3/3页)

画,当得上是民丰物阜,人杰地灵。奈何自天灾频发之后,苏州也多遇灾情,致使农户屡屡少收绝收,所得温饱尚且不足,只能以往年积攒的陈粮度日。至今,大部分农户家中已无余粮,所幸丰年说今年苏州并非灾年,也算不幸中的万幸吧。

    顿了顿,陈洪谧续道:“苏州赋税,首在农桑,受灾年影响甚大。其次是纺织,苏州刺绣,自古闻名。《说苑》里说,春秋时,苏绣便已经出现了。苏州纺织,规模大,数量多,质量高,同样甲于天下。前几日丰年曾对臣说,这天下气温,将日趋严寒,御寒的布匹,需求量必将日增。多亏太祖当年强制推广棉花种植,否则天下将无足够御寒之棉。但因为织工的数量不足,织机的效率有限,每年有大量陈棉没有纺织成形,枉费了太祖功绩。丰年说他有意尝试改良织机,提高效率,至少不能再有棉无衣。”

    朱元璋推广棉花种植,当年反对之声不小,是采取强制措施执行的,历来多有非议。崇祯听得祖上被推崇,感觉脸上有光,对于花雪的感观又好了几分。

    陈洪谧也是有意在崇祯面前为花雪美言。他也怕花雪随性所为惹得崇祯不快,两人矛盾事小,但一旦激化,无论是崇祯伤了花雪,使得抗灾之事少一臂助,还是花雪依仗武艺伤了崇祯,都不是小事……好吧,崇祯要是受了伤,那真的是国家大事了。

    陈洪谧虽然刚直,但不迂腐,为了缓和两人关系,又不违心,说几句好话并不违背他的原则。

    “至于说苏州盛景,首推有二。一曰美食,二曰园林。”

    陈洪谧虽然这么说,但是他也知道,苏州最出名的除了这两个,还有美女。但是衣食住行是百姓根本,所以跟皇帝说美食,说园林,谈的也算是民政。但若说起美人,那便是不想好了,古往今来,给君主献美人的,历来都是祸国殃民的奸佞,陈洪谧有所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