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山翁一卧楼头醉

    第八十一章 山翁一卧楼头醉 (第1/3页)

    在花雪教陈沅数学的时候,崇祯一行,已经离开了府衙,奔着虎丘半塘野芳浜而去。

    昨日与陈洪谧商量过行程之后,便有随行的锦衣卫沿路探过一次,此行又有陈洪谧随行指路,也算是轻车熟路。

    陈洪谧自然是没有穿知府的制服,一身富家翁的装扮。即便陈洪谧平日里也算是亲民,但是百姓见到知府大老爷哪里有敢抬头正视的?因此也不怕被寻常百姓认出来。即便有个别认出来的,吃了雄心豹子胆敢打扰知府大人微服出巡?

    野芳浜位于半塘河滨,遥望西北,便是虎丘胜景,向来是苏州极热闹处。若逢端午佳节,更有龙舟竟发,游人如织。若是夜晚来此,才子佳人泛舟河上,画舫扁舟连绵,其中佳丽,比之秦淮河畔,另有一份独属于苏州的风情。

    陈洪谧带着崇祯自然不是来寻花问柳,不过这时候是巳时,河上的才子佳人都已经回家补觉去了,沿路遇见的都是正经的商家与游人,倒不会见到什么尴尬景象。

    众人的目标是野芳浜口的得月楼。

    这得月楼始建于嘉靖年间,多有文人雅客题诗赠文,也算是响当当的百年左右的老字号。

    上得得月楼,要了间雅间,陈洪谧和王承恩伴着崇祯坐了,锦衣卫众人分在门口窗口侍立。点了首选的太湖银鱼,次选的长江刀鱼,崇祯和陈洪谧都是节俭惯了的,又要了一热两凉三道菜凑够五味便罢。

    酒是不饮的,陈洪谧随身带了些“吓杀人香”,王承恩要了茶具,煮起了茶。

    崇祯问起这得月楼来历,陈洪谧回道:“说到这得月楼,便得说到张凤翼。张凤翼赠诗得月楼云:七里长堤列画屏,楼台隐约柳条青。山公入座参差见,水调行歌断续听。隔岸飞花游骑拥,到门沽酒客船停。我来常作山公醉,一卧垆头未肯醒。”

    崇祯很奇怪:“张凤翼来过苏州?朕记得他是山西人,也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