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四艳浮出赞好诗

    第一百二十四章 四艳浮出赞好诗 (第1/3页)

    有才的不一定能写出好诗,但能作出好诗的一定有文采。

    董白这诗,不仅合辙押韵,对仗工整,还能借物抒情,动静结合,相得益彰。窗外欢快的黄鹂和屋内之人的愁思对比映衬,更显得屋内之人愁思之深。更深去想,那不解人意的黄鹂,岂非是那些说风凉话的吃瓜群众的最真实写照?

    南宋诗人陆游曾说“只道真情易写,那知怨句难工”,董白这诗几乎接近了陆游的境界。怎能不让听者皆为之震惊?

    陈沅吟诗作赋并不精通,说不上这诗哪里好,但是她常年学戏曲,唱诗词,对于诗词好坏的基本判断还是有的。只是觉得越读这诗,就越能体会到董白的愁。再听闻窗外的鸟鸣,虽不知到底是不是黄鹂,但那鸟叫得越欢快,陈沅就也越能体会董白的愁。一时间只觉得对于董白的愁思感同身受,差点也落下泪来。

    班主本来就是大家闺秀,名副其实的才女,对于诗词也算行家里手。董白这首诗即便达不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也已经很有几分摩诘诗的感觉了。能够把绘画美、音乐美与诗歌美充分地结合起来,这诗伪托王维的名下,几乎都找不出破绽,即便是王维,也不可能每首诗都比这水平高。

    班主当即给陈沅讲解了一下这诗的好处,陈沅自然是叹服。

    至于董白,她虽是才女,但也对自己作的这首诗惊叹不已,这诗对她来说也是一时灵感迸发,妙手偶得,已经是她的巅峰作品了。这诗一成,她就确信自己这一关测试过了。如果这样的诗都不合格,那就不是请西席,而是刁难了。难道非得写出“明月几时有”才算有才?

    花雪心中实在不解,这种诗才,即便养在深闺,也不该不为人知吧?像谢道韫等才女,不也名传千古了吗?怎么这个董白的名字,从来没有听过,是因为战乱而未能流传吗?

    花雪犹豫了一下,对自己道:“就像上次探查张锦儿是为了防止她是刺客,这次我也同样不是窥探董白隐私,只是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