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九霄炸响祭天礼

    第一百二十九章 九霄炸响祭天礼 (第3/3页)

造诣。如果苏州也有这种人,大人请来帮忙倒也可以。如果没有相关的学识,能够像吴大人这种过目不忘的,也可以大幅加快编纂过程,只不过我这边有一位就足够了。大人如果还知道有能过目不忘的,可以给松江那边也推荐几位,他们可能需要。”

    崇祯不解:“朕看翰林院修书的时候,都是嫌人手不够的,你这嫌人多是什么套路?”

    “他们修书,很多内容需要自己去写,自然需要人多。这书却是基本写好的。我只需要一本一本看下去,对的保留,错的修改。再有吴大人统筹润色,这书就成了。至于找那些书生,却是需要核对书中一些我没有见过的资料引用是否有疏漏,这种只是耗费时间精力,没有技巧的活,总不能请鸿儒来做吧?”

    陈洪谧问:“那你让我给陈子龙推荐人是怎么回事?”

    “他们人多啊。我不知道具体多少人。但据我估计,即便以吴大人之能,统筹三五个人整理出来的书稿还可以,再多就忙不过来了。如果陈子龙能找到的同门够多,多几个帮忙统筹的,就能有更多同门参与编纂。”

    王承恩不解:“那你一个人能有他们那么多人快?”

    花雪系统里有成书,当然胸有成竹:“当然比他们快。”

    吴伟业也奇怪了:“怎么做到?”

    花雪随手取了一本书稿:“你们看这书中兴修水利的方法,其他人怎么判断行不行?查资料,寻找前人的例子,有则能判断,没有则判断不出来,就卡在这里了,迁延时日。我呢?可以直接从道理上推断出这方法行不行。行就通过,不行就改成能行的方法。你们觉得谁快?”

    陈洪谧严肃道:“丰年,事关重大,不能儿戏。你直接推理的行不行,如何保证正确?”

    “陈子龙送来的都是副本,我估计他肯定找人一起也在修这水利卷,等我修成此卷,找他带着修好的部分,来对比一下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