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招四谋野心蓬勃

    第一百三十四章 招四谋野心蓬勃 (第1/3页)

    盛京城,一封从关内发来的线报直达黄台吉案头,将近日满脑子都是海兰珠的黄台吉从迷糊中惊醒。火速招内三院大学士瓜尔佳·刚林、范文程、鲍承先、赫舍里·希福四人问策。

    这四人中,刚林和希福是满人,皆隶属正黄旗。

    刚林是满清改国号并黄台吉称帝之前,科举得中的。希福会满、汉、蒙三种语言文字,屡次出使蒙古诸部。此二人,或许以智谋而论,其才能不如另两者,但满清的政权里面,文官里没有一两个拿得出手的满人,像什么话?所以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刚林的内国史院大学士,希福的内弘文院大学士,都是稳如泰山。在没有其他像样的满族文士出现之前,无论谁主政都不会把他们拿下。

    范文程和鲍承先都是汉人。

    范文程,万历四十三年,十八岁时,在沈阳县学考中秀才。三年后,后金八旗军攻下抚顺,范文程主动投靠努尔哈赤,之后一直帮努尔哈赤出谋划策。努尔哈赤死后,黄台吉对他颇为倚重,无论讨伐明朝的策略、策反明朝官员、进攻朝鲜、抚定蒙古、制度建设等等,他都参与决策。

    如今,范文程身为内秘书院大学士,职掌撰写与外国往来书札,掌录各衙门奏疏、辩冤词状、黄台吉敕谕、文武各官敕书并告祭文庙谕、祭文武官员祭文,越来越受黄台吉的宠信。黄台吉每次商议军国大事,都要听取他的意见,是实际上的满清文臣之首。

    鲍承先原是明朝将领。他本是将门出身,世袭武职。然而在他领军与后金作战之时,每每弃城而走,不战而逃。几次之后,便只身隐匿数日,最后投降后金。对比后来他在后金及后来的满清时,勇于任事,胜多败少的作战经历,很难相信这是同一个人。或者说,如果确实是一个人的话,很难相信他不是后金埋在明军的奸细。或者说,那些败绩,根本就是他给后金的投名状。

    鲍承先对于满清最大的贡献,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