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崇祯四请花丰年

    第一百四十四章 崇祯四请花丰年 (第2/3页)

文章。

    第二天一早,花雪把陈沅送到梨园,和班主请过安,便直奔府衙而去,对于董白若来,该如何应对,早已经帮陈沅计划好了,倒是不用他与董白接洽。

    陈洪谧见到花雪,先派人去后衙报告崇祯,又让人去请吴伟业,自己与花雪聊着家常。只不过他俩聊得家常,与旁人不同,说的都是关于灾情以及民生的。

    吴伟业已经将书目整理完备。花雪接来一看,与董白,陈子龙,柳如是的字迹比较一下,心里感叹,果然是术业有专攻。吴陈二人学问上自然远胜董柳,但用的心思在学问上多了,这书画上心思自然就少了。至少,在追求书法美感的方面,显然是董柳二人下的功夫更深。

    花雪他自己书法和绘画一样,都是只是工整而已,离“家”字还差得老远,这是见了吴伟业的字,才觉得心下大慰:这就是等而下之嘛!董柳二人学问不及吴陈,所以书画水平更高。我的书法水平远不及吴陈二人,只能说是因为我的学问也远比他们还要渊博的多。

    花雪用阿Q的精神胜利法给自己找了找平衡,才开始细看吴伟业整理的书目。从系统中将《农政全书》翻出来,找到水利九卷。两厢一对比,花雪心中有数:这次编书,用多长时间基本上就看花雪自己写字多快了。正有心练字的花雪倒也不嫌卷帙浩繁,心中还在嘀咕自己该练哪种字体。

    崇祯得知花雪到了,亲自出来告别:“花小先生,朕今日回京,再与小先生相见,恐怕要等小先生自言的五六年以后,小先生北上之时了。朕也知道小先生淡泊名利,不欲为官。但陈洪谧在任也就罢了,等陈洪谧调任或者升官,届时新任的苏州知府未必知道小先生功绩,难以照顾周全。朕打算回京之后,给小先生封个爵位,或者写个丹书铁券之类的,小先生你看如何?”

    崇祯言辞恳切,说到底还是想把花雪绑在大明的船上。不说花雪对于灾情的预测,堪称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