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成色足十赞应星

    第一百六十章 成色足十赞应星 (第1/3页)

    在程国祥表态后,王象晋终于点点头。

    他虽然久不在京城,但谁可信,谁不可信,谁结党营私,谁廉洁奉公,还是心中有数的。像久在地方的杨嗣昌他不了解,但在朝多年的那些人,多少双眼睛盯着呢,想瞒过皇帝容易,想瞒过悠悠世人,除非他能有王莽未篡时的谦恭。

    这时候吏部尚书闵洪学递给王象晋调来京城的官员名单。

    说起这吏部尚书,作为温体仁的铁杆的闵洪学在平行时空的历史中,在崇祯四年,由左都御史,升任吏部尚书后,转过年就被御史路振飞给弹劾了,说他“结权势,树私人,秉铨以来,吏治日坏”。于是闵洪学自己辞职了。

    但在位面之间,总有些细微的不同之处。在这个位面,由于种种原因,路振飞并没有弹劾闵洪学,因此他一直做吏部尚书,做到了如今。可能的原因之一就是他虽然一直帮温体仁作事,却一直谨小慎微,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遭弹劾,却也在吏部尚书的位置上一干就是六年。眼看着同僚换来换去,他也越发谨小慎微了,看起来就像周道登第二。

    王象晋拿到名单,从头开始扫,随即撇撇嘴,三分之一曾在他门下求过指点,三分之一挂着徐光启的招牌,最后剩下三分之一,是些散兵游勇,大致也都是肯下基层,重视农学的官员,他也都有所了解。当下心里就有数了,这些人他压得住。

    不过看到结尾,他却也是一愣,指着最后那个名字问道:“这个‘江西省袁州府分宜县学教谕宋应星’是谁?有什么本事?”

    也不怪他问,宋应星的职务,在这份县太爷起步的名单里,实在是太显眼了,就他一个没有品级。

    闵洪学显然也知道他会这么问,这问题连他自己都问过,指了指曹化淳,意思是这是曹化淳推荐的人。

    王象晋一愣,转头目视曹化淳,眼里探出探寻之色。以他了解,曹化淳不像是结连外臣的样子啊。

    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