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灵机诡辩师一字

    第一百七十一章 灵机诡辩师一字 (第1/3页)

    苏州的大街小巷,花雪摸得相当熟。

    前身已经做好武力私奔的准备了,自然已经把路线摸透。

    只不过绣庄这种店铺,不在前身的注意范围之内,所以原本没有什么印象。但一说具体位置,花雪立马就对上号了。

    花雪的轻功是锦衣卫检验过,而不是自己吹的。白天正面放对,锦衣卫都没摸到花雪的衣角。在黑暗的苏州城里,要是被巡街的衙役和路过的行人发现,那锦衣卫等而下之也太水了。

    当花雪还在路上的时候,潘吴二人已经到了苏州府学。

    苏州文庙府学号称江南学府之冠,自北宋名臣范仲淹于仁宗景祐二年创建以来,历经拓建,在苏州城内中心处,独占近二百亩。

    府学向来是重地,绝非一般人可以入内。但潘吴二人年纪够小,又是常来常往的,便很轻易的混了进去。

    二人进了府学,直奔学舍,之后便分头去寻自己的目标了。

    潘柽章的目标叫做朱鹤龄,此人偏好词赋,尤其喜欢杜甫和李商隐的诗篇,平日里作诗,基本上是模仿这两个人的套路。

    其实自从李唐以后,以宋朝而言,文人学七绝,十之六七是学的杜甫,剩下十之三四,基本上就是学的李商隐。到了明朝,李商隐诗的影响力还要更大一些。尤其在这个时代,当世唯三可以成为文豪的,钱谦益,陈子龙,吴伟业,都受到李商隐的影响。

    有人或许要问,明明李白和苏仙的诗词才是妙绝的,为什么后人不去学他们呢?

    呵呵,当然都想学。可是李白的诗,苏仙的词,都是天马行空,妙手天成的。后人就算试图模仿,从哪里寻得到门路?也只有苏仙的明月几时有,对的上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

    反而是杜甫的诗,虽然已经返璞归真,不受声韵对仗的束缚,但终究还是在规则以内的,甚至比那些刻意追求声韵对仗的还要更加严谨。这便有了学习的可能。

    至于李商隐的诗,更是在套路内玩出了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