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国之四维治水人

    第二百零四章 国之四维治水人 (第1/3页)

    转眼到了傍晚,陈洪谧将手中公务告一段落,就让衙役请来了花雪。

    说起来,陈洪谧比吴伟业只大九岁,两人都是零零后,还同年中举,可以说是同一辈人。而吴伟业作为榜眼,比二甲十四名的陈洪谧,无论是当年还是如今,官职品级都还要高一些。

    但是陈洪谧长年在地方做父母官,自有主政一方的气势,反而吴伟业长年在翰林院读书,身上还是那副读书人温文尔雅的气质。

    也是因为这种感观上的差别,花雪和吴伟业一直是称兄道弟,就像潘柽章和朱鹤龄他们一样,而称呼陈洪谧,却一直用的是“大人”,自称为“学生”,默认他是前辈。

    陈洪谧见了花雪,不等花雪开口,就递给他一份文件:“丰年你先看看这个。”

    花雪接过一看,是一份关于吴江疏浚的公文。却不细看,问道:“大人,学生并无官职在身,看这个不合适吧?”

    陈洪谧摇摇头:“没什么不妥的,这既不是机密,也不是当期的公文,是去年的。”

    接着又解释道:“这几日我翻查苏州的水利资料,才记起去年有这么一回事。是巡抚大人上书请求疏浚吴江,以防太湖水患的公文。当然,这是朝廷批复后通传州县的公文,不是巡抚大人的手书。”

    花雪这才打开,一看,内容是:

    “太湖翕聚众水,吴江仰承委灌分注吴淞、娄江以入海,其长桥七十拱与九里石塘一带诸水窦皆宣泄之分,必由今桥拱旁架浮图阁,淤遏水势,渐致闭塞,则拆卸不容缓,石塘诸窦年久亦多壅淤成陆,并宜一体开浚,以免农田之患。”

    另外附有具体的水利图,以及详细解说。

    陈洪谧一旁道:“本来这泄洪之事,理所应当,不应该有什么问题。只是我听你说未来的天灾有旱涝之分,如果是涝,的确应当泄洪。但要是旱的话,是不是反而要蓄水啊?”

    花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