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元素周期表公司

    第400章 元素周期表公司 (第1/3页)

    1987年7月,香港。

    一家名叫做“香港元素周期资源有限公司”低调注册。这家公司的体格确实不小,仅注册资金就高达100亿港元。如果,把消息放出去,肯定会让媒体震动。

    但是,这家公司出乎意料的,并没选择大张旗鼓的宣布资本实力,而是很微妙的选择了沉默,成为了一家罕见的隐形公司。当然了,想要去查,还是能查到这家公司的实力。但是,银行、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肯定不会轻易泄露客户的信息。

    元素周期表公司一开始的股权比例,林棋投资50亿港元,占据50%股权,另外,容健投资20亿元,占20%股权。剩下的30%原始股则有郭鹤年吃下。公司的董事长自然是出资最多的林棋担任,郭鹤年和容健都的担任副董事长和执行董事。

    当然了,公司作为一家有色金属开采、加工为主的公司,但目前却没有半点矿产资源。所以,元素周期表公司需要靠着郭鹤年的人脉资源,去运作国际矿产资源的投资和收购。石油之类的资源,自然是玩不动。

    元素周期表公司,主要就是以收购稀有金属矿为主。当然了,煤炭、铁矿、铜矿之类的资源,只要有利可图,也是可以吃下的。公司的发展路线,基本上是以矿养矿,通过资源开发和销售获得现金流,然后,再继续去买矿。当然了,收购过程中肯定会产生巨额的负债。但只要把握好节奏,应该能够像嘉能可一般,成日世界范围内,成长速度最快的资源巨头!

    当然了,即使是短期内出现资金链紧张,甚至被挤兑的问题。只要,公司背后的股东有足够的资本可以救急。那么,这个贪吃蛇的游戏,一定能够继续做的下去。毕竟,现阶段全世界的资源价格,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还不算太贵。只要囤了大量的矿山,资金链不断裂,长期都算是一门好生意。

    至于,元素周期表公司的总经理职位,几大股东商议半晌后,决定邀请董氏家族的董建成前来担任。因为,资源行业肯定是需要跟航运业的公司进行战略合作,没有运输物流,资源再好,也不能变现成利润。

    全球航运市场从70年代末一直绵延到90年初的运力过剩,导致全球的船王和航运业都遭到了重创。

    其中,董氏家族的创始人董浩云生前却是一意孤行,不断的建大船,拥有150艘超级巨轮,东方海外公司的运力达到1000万吨之巨,跟包玉刚一样,成为了世界级的船王。

    香港一座港口城市,却拥有两大世界级的船王。每个船王掌握的运输实力,甚至不亚于苏联的远洋船队的吨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