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众生相

    第二百四十二章 众生相 (第1/3页)

    能够来参加会试的举子,都是在科场经过层层历练的老将,进入考场后都安静的忙着各自的活计。韩非也一样,进入自己的专属考舍后,将考篮内带进来的食物、文房四宝等等,分门别类放好,然后坐在椅子上静等考卷发下来。

    会试与前面的各级考试,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三天的考试,内容很多,时文和经义译注是必不可少的,增加了对案例的分析评判,以及试贴诗词,有时还会增加策问的内容。其实也可以理解的,会试选取的是朝廷的官员,自然会侧重实践知识。

    巳时将尽,各省考生全部进入了考场,主考官礼部尚书龚敬首先宣讲一遍考场纪律,这些都是历次考试前的惯例,内容也几乎一样,有些老考试都能背下来了。既定程序结束后,龚敬即吩咐同考官分发试卷稿纸,考场巡视的差役也来回走动,防止出现意外。

    韩非拿到试卷后,通篇浏览了一遍,特别是时文和策问等大题目,脑子里超级系统里面瞬即搜索出了相应的范文,心中大定。反正有三天时间,他不急着答题,把试卷答卷放好,先小睡一会,养足精神才说。

    考场内的举子冥思苦想,各具情态,考场外面关心考试的人,也是心绪不宁,各有各的心思。

    韩非乡试中举后,韩家就从商贾之家华丽转变为士绅之家,要想更进一步取得官宦之家的称号,必须考中进士,成为朝廷的正式官员。官宦世家是对一个大家族来说,才是获得社会尊重,拥有更多特权的象征。

    韩非参加科举考试,虽说是秉承母亲的遗命,但也是家族发展的需要。韩家已经是豪富之家,上下人等也都希望更进一步,成为官宦之家。因而,这次韩非的考试,韩家人寄希望之大,可想而知。

    昨天,也就是会试的前一天,民申报北版终于在柳如是和薛宝钗等人的努力下,正式出版发行了,北版依旧保持了南版既有的风格,内容上却是以北方民情民意为主。民申报北版的发行,迅速在京城引起轰动,当天的报纸不到一个时辰就被各大书商一抢而空。

    柳如是来不及体会劳动成果的喜悦,今天就将民申报北版事务全权交给薛宝钗打理,她自己连其他各处产业也没心思巡视,守在家里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