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围城

    第四百二十三章 围城 (第1/3页)

    俗话说,兵败如山倒。

    淮南王的全军撤退,绝对是一个战略性的错误,叛军本就士气低迷,军心不稳,这一突然撤退,不亚于一次大溃败。番王叛军原本就是番王侍卫军、地方卫军、乡兵以及豪门私人武装的结合体,刚刚聚集时声势浩大,一旦遭遇重大挫折后,内部不相合的毛病就暴露出来了。

    说白了,叛军是利益的结合体,都是以为淮南王能够当上皇帝,才来投靠的,如今局势急转直下,淮南王连命都难保了,哪里还敢做皇帝梦?那些投机分子,特别是那么大家族的私人武装,就不愿再跟着淮南王一起送死了,此时离开固然难逃朝廷的惩罚,但绝不会被朝廷连根拔起。

    于是,叛军撤退的过程,也是个利益团体四散逃命的过程,叛军在汝宁府还有三十万之众,过了淮河已经剩下不到十五万人了。淮南王意识到败局已定,更不敢在路上多停留,日夜兼程,火速返回了淮南城。

    到了淮南城,淮南王又命令凤阳城内守军,连同凤阳城内粮草,撤回淮南城。淮南王这些年动用各种关系,得到了大量的水泥,对淮南城加固加高,可说如今的淮南城固若金汤。这也是淮南王最后保命的手段,坚守淮南城,拖到朝廷吃不消了,再与朝廷谈判。

    凤阳城内守军已撤,凤阳府的官员以及凤阳王的家眷悲催了,如今城内只有两千王府侍卫军如何守得住凤阳城?他们知道已经被淮南王抛弃了,但除了在城内惶惶不可终日,也无法可想。

    这天,凤阳府府衙门前一名年轻人递给守门的衙役一个包裹,说道:“将此物交给知府大人,就说本座有事相商!”

    守门的衙役见来人气势不凡,不敢怠慢,急忙进门向知府禀报:“老爷,门外来了一名年轻人,让小的交给你一个包裹,说是有事相商!”

    知府接过包裹,打开一看,见是一块锦衣府令牌,但是胆战心惊,急道:“快,快将来人请进来!”

    年轻人来到府衙后堂,径自在一张椅子上坐下来,沉默不语。

    知府屏退左右,将令牌恭敬的递到年轻人面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