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天下大旱各施对策

    第366章 天下大旱各施对策 (第2/3页)

令各地官府限制百姓流动,严防一切可能发生的暴动。其三,除金商两州外,其余各州赋税皆调升一成,限期一年,以济时艰。其四,严令各地商贾不得坐地起价,囤积粮食,一经发现,当即查抄家产,发配流放。其五,下令各地官吏各出良策,兴修水利,扑灭蝗灾,减少灾情的蔓延。

    政令下达之后,便迅速向天下各地传递出去,此处能否度过难关,只能听天由命了。

    然而,天灾并不是只发生在中原之内,此处干旱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天云国这一次也遭受了干旱和蝗灾的侵袭,只是规模不及金商两州那么严重。在各地官民的通力抢救下,减少了一部分损失,才使得天云国的动荡很快得到平息。

    在北方,燕州,明州以及安州皆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干旱灾情。唯有华州,中州,青州,以及海州和雷州这些水系发达的地区,才能免于旱灾的影响。至于沙州,常年处于干旱状态,不提也罢。

    此次,燕州凭借着去年的丰收,勉强可以度过这次天灾。而明州则比较惨,旱蝗双至,百姓损失十分惨重。这使得杨明远压力山大,不得不向周边的两位盟友求援。

    安州此次旱灾影响颇大,特别是安州南部地区,也爆发了蝗灾。所幸的是,横山官府一向重视水利建设,干旱的程度得到减缓。而凡是庄稼被啃吃一空的百姓,都能得到官府发放的粮食,并且招募其加入工程队,以此赚取银钱补贴家用。

    夏州草原上,也受到了旱灾的影响,许多丰美的草场渐渐枯萎,使得一些牧场日渐干枯,上百万牛羊和马匹的饲养受到极大的威胁。

    为此,林逸凡不得不将近半牲畜转移到夏阳山以北,夏水流域的草场上养殖。为此,他特意将罗锋一万骑兵驻扎在夏水一带,保护数十万牲畜的安全。

    为了应对此次旱灾,林逸凡命工务部将重点放在水利工程之上,尽快完善安州的水利条件。为了预防旱涝,他让工务部在各地兴建水库,旱时蓄水,涝时排水。而对于蝗灾,林逸凡发布了一个奇怪的命令,各地官府将大批收购蝗虫,一斤五文钱。

    这道命令一下,立即引起当地百姓的极大热情,纷纷涌向田间地头抓捕蝗虫。有时候一天抓获上百斤,便有半贯的收入,足够一家人半个月的用度。特别是那些小孩子,随随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