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此地文风?

    第五百四十一章 此地文风? (第3/3页)

    这话一出口,顿时让酒楼的二层炸了锅!

    这些所谓的文人雅客、地方乡绅全都站起来对赵玄心口诛笔伐,尤其是刚才那个中年文人更是涨红了脸,跳着脚的大骂赵玄心是欺师灭祖,骂赵玄心是牛鼻子,不尊圣人教诲,是败类,没有三纲五常,等等等。

    赵玄心带着微笑,晃着酒杯看着这群所谓的君子在这里大放厥词,却一点儿也不生气。

    反倒是樱花,一只手已经按在了剑柄之上,她决不允许有人对赵玄心不敬,就是皇帝,只要对赵玄心不利,樱花也敢拔剑击杀!

    赵玄心拍了拍樱花握剑的手,笑着摇头,示意她不要出手。

    对于这些人,赵玄心并没有生气,只是觉得有些可悲。当年天下大乱,数十个国家林立,这些文人哪里有功夫在这里谈论什么礼义廉耻,全都撅着屁股刨食充饥,或是今天投靠这个王,明天投靠那个将军,做个文案工作勉强度日,蝇营狗苟一般。

    如今大宋建国十二载,兴学堂,建太院,修水利,促耕织,坐到了先富国再强兵,而后扫天下!只是,在一些富庶之地,很多人几年时间就忘了战争,开始座而清谈,动辄礼义廉耻,要么三纲五常,殊不知,此乃误国之隐患!

    只是赵玄心不想说什么,也许这也是天道的一部分吧。盛极而衰自古不变,没有什么万万年,万万岁。

    文人?呵呵,真正的文人断然不是如这些人般无病呻吟,用伦理道德做绑架,实则让人愚昧腐朽!

    真正的文人是什么?赵玄心也不算太能说得清楚,但如诸葛亮、文天祥、包拯、曹操、商鞅、子牙、太史公、范仲淹、苏轼这样的人或可为真正的文人吧。再或者,这些人是文士,而非文人,兼具着文与士的双重性,正是以文安邦定国,风流者国士无双也。

    说到底,人,还是要实在一些,务实一些,座谈客多了,是要误国的。

    赵玄心只是冷眼看着这些跳着脚的所谓文人、名仕们,一杯一杯喝着酒,他从这些人看到了一个国家的将来,或者说一个由武转为文的将来。只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你大宋要文,可其他强国要的却是灭了你!

    大官家,二官家,赵卜,到底你们想怎么办,大宋将来又会如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