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诸葛亮的倔脾气

    第二百一十章,诸葛亮的倔脾气 (第1/3页)

    再将目光转向袁绍,因为当了大将军,袁绍的野心,变得越发膨胀。

    他的手掌,不可避免的伸向沃野广袤的冀州大地,小小的渤海郡,已经无法满足袁绍的胃口了,之所以将都城设在邺城,这对袁绍来说,正是一手妙棋。

    皇帝在那,自然大将军也应该在那,把帝都放在邺城,袁绍就可理直气壮的逼迫韩馥让出冀州。

    一边派人游说,好言安抚,另一边,袁绍偷偷的联合了北平太守公孙瓒,约他共同出出兵,瓜分冀州。

    得知公孙瓒频频调兵遣将,韩馥如坐针毡,整日坐立不安,只要一躺下,不是翻来覆去,就是噩梦缠身,韩馥急忙把众文武召集在一起商议。

    众人叽叽喳喳,众说纷纭,有的赞成让出冀州,有的再三苦劝,陈述利害,让韩馥不要中了袁绍的诡计。

    韩馥的身边,不乏忠耿志士,才能出众的谋士也不在少数,韩馥的长史耿武、别驾闵纯、骑都尉沮授,别驾田丰,都再三劝阻韩馥,就算是打,也绝绝不能把冀州让给袁绍。

    邺城是帝都,韩馥是冀州刺史,虽然袁绍是大将军,但是,谁都知道,这仅仅是个虚职,地盘和兵马,就两样最重要,袁绍都不及韩馥。

    沮授的说法,一针见血,直指袁绍的要害“冀州沃野千里,能披甲上阵的有百万人,粮食够支撑十年。袁绍以一个外来人和正处穷困的军队,仰我鼻息,好比婴儿在大人的股掌之中,不给他喂奶,立刻就可将其饿死。既然他以大将军自居,干脆把他囚禁在邺城,让他当个无有实权的大将军。”

    沮授这一招,不可谓不毒。

    真打起来,袁绍完全不占优,一旦抓住袁绍,袁绍就像是董卓手里的那些文武百官一样,只是个空架子摆设罢了。

    但是,韩馥终于是拿不定决心,他一直觉得自己是袁家的故史,论德行,论才能,都不及袁绍,理应将冀州拱手相让,再加上袁绍所派的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