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闲话一篇

    第425章,闲话一篇 (第2/3页)

    表面上,曹操在天下人米面前,不追究张绣的过往,宛城之战似乎真的就这么算了,可是,这绝不可能,曹操当时正在跟袁绍决战,他急需笼络张绣,张绣归降后,曹操若是当面算账,无疑是自毁城墙,他需要张绣的力量,自然要把心中的仇恨暂时藏起来,等到平定袁绍之后,北方一统,曹操就开始秋后算账了。

    曹操很聪明,这种事情,他不能亲自动手,也不能随便找借口收拾张绣,曹丕显然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那么,就凭曹丕说的这句话,张绣堂堂一员统兵上将,就会羞愤的自杀?

    未必,张绣毕竟曾经也是一方诸侯,就算曹丕说的再过分,他也不会吓的要自杀,对一个上将来说,拔刀自杀是最难接受的耻辱,还不如战死在沙场上死的荣耀。

    除非,张绣觉察出了是曹操想要他的命。

    跟荀彧一样,望着空空如也的食盒,荀彧猜到了曹操想要他的命,所以,荀彧死了,张绣大概也是这样。

    荀彧的死,保全了家族,张绣也相差无几,为了家人,他不得不死,否则,就是满门被杀的下场了。

    自古以来,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就算曹操不敢公开干掉张绣,也有的是法子让张绣从人间消失掉。

    而贾诩作为宛城之战的谋划者,按说,曹操应该对他恨之入骨,可是,贾诩却跟张绣截然不同,就算跟郭嘉荀彧等人相比,他的待遇,也只高不低,就算曹操的子嗣问题,贾诩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是之前提到过的,贾诩从宛城之战一开始,就跟卞夫人达成了一致。

    贾诩不忠于任何人,他只忠于自己,在这场诸侯混战的乱世,他懂得如何自保,如何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谋士,有的谋国,有的谋事,有的谋己,而贾诩,先谋己,始终让自己安然无虞,荀彧、陆逊…田丰这些人,都没有善终,即便天纵奇才,也远不如贾诩更懂得求生保命之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