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工会与农会(七)

    第九十六章 工会与农会(七) (第3/3页)

 说到底,艾推官还是一个聪明人,他已经敏锐地嗅到空气中的一些味道,察觉到那些对费老爷不利的因素。便把费老爷对他的那么点子恩全都忘得干干净净,一心恨不能费老爷死的再干净一点才好呢。

    知府衙门拿到了令状,马上腰杆子就硬了起来。宇星派了个人去把那些经理们都召集来,话说的很明白:衙门最后一次给你们脸了,不要给脸不要脸。过了今天子时还不返厂开工的话,到时候就是法卒押着你们去开工了。

    谁能想到,罢工弄到最后,被镇压的居然是管理层。

    对于这一场罢工的走势,程祁也只能感慨: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在法律的严令下,工厂的烟囱终于冒出了久违了的浓烟,矿井内的抽水机也终于开始轰鸣。

    工人们自发的组织起了工会,和经理们讨价还价,要求更多的劳动保障措施,比如说矿井下要有安全的照明灯和更多的逃生设备,炼钢车间里要有免费的盐开水和毛巾。更多的最低工资,不被克扣的休息时间。

    对于工会与经理们的博弈,衙门并没有过问的义务,他们根据令状,只需要保障工人们有事可做,有工资可拿,不会流离失所即可。至于给多少那是企业主的事情。

    而经理们显然没有把费老爷的钱袋子当成自己的钱袋子。经过一连串勾心斗角的会议,他们中的聪明人与程祁等工会代表达成了愉快地PY交易:他们答应了工人们几乎所有的关于固定工资和劳保措施的要求,工人们也承诺积极劳动,服从管理。双方都皆大欢喜,唯一的输家就是费俭仁——不过推事院根本不给他反对的机会,立即就以和解见证的名义确认了这个和解协议的效力。

    在双方和解之后,转运使司也把仓库上的封条撕掉,来寿州接收订单的货运公司轰隆隆地运转了起来,一切似乎都恢复了正常。除了费老爷本人。

    根据转运使司的高级账房们推算出来的数据,在最近的六年里,费老爷各种偷税漏税数额达到了至少一千万贯,折合白银二十五万两(宋国实行银本位制度,一两官银合交钞40贯,一贯合一千蚊钱)这个数字已经够入刑了,再算上罚金和滞纳金,费老爷就算是不破产也要掉一层皮。